第350章 培訓班(2 / 2)

這裡還有句老話就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拜師以後,師徒關係確定下來,年節和師傅家裡有事,徒弟都得隨禮探望,這也是一項大的支出。

因此,大家對拜師特彆的慎重,輕易的不拜師學藝,寧願多交錢參加培訓班。

現在,農村姑娘找婆家,首選城裡有工作的,二是當兵穿軍裝的,三是會門手藝能掙錢的。

收音機組裝修理技術,在人們的心中是門精湛的手藝,估計一百元的學費,也得人滿為患,

援朝舅舅雷厲風行,連家也沒顧得搬,交接完工作就帶人去南方考察了。

留下三舅媽自己搬家,隨著援朝舅舅的任職,地委給安排了住房。

三舅媽的工作也跟著變動,調到了臨水地區供銷合作社業務部,這不僅和她所學的專業對口,也算發揮了她的特長。現在,勝男舅媽在供銷係統可是名人,因為她手裡有緊俏服裝。

聽了羅新才的話,悠悠特想去南方轉一圈,看看七十年代末深南的原貌。好不容易說服了姥姥,可是全家人都不同意。

這一老一少的,去這麼遠的地方,他們是真不放心。援朝舅舅那是公務活動,不可能帶著她們。

他是這樣說的:“姑,我先去考察一下,您老再等等。”

援朝舅舅走了,勝男舅媽在家作了難。誌斌今年5歲,誌新3歲,倆人還離不開人,在張集公社他倆都是跟著自己的姥姥,去了臨水就成了問題。

勝男舅媽的父親還不到50歲,又是校長,工作離不開。她母親主動要求跟著閨女去看孩子,但是大家都覺得不合適。

老伴老伴,說的就是老來伴。不能因為照顧外甥,就把老兩口分開。

舅姥娘提議,把誌斌接回韓屯,由她照顧,誌新三歲了,留在張集繼續跟著姥姥。三舅兩口子先去臨水單獨過,等誌斌上小學時再跟去。

這也是個辦法,勝男舅媽無奈的答應了。兩個孩子從小沒離開過她,她心裡也是不舍。因此,儘管調動手續辦完了,也不急著搬家,說是等著援朝舅舅回來再搬。

男孩子到底心粗,知道能回韓屯住,誌斌高興極了,沒進家門就從自行車上溜下來,跟迪迪後麵跑出去玩。到三舅媽走,也沒把他喊回來。

三舅媽心裡發急,臉色發白,蹲地上就吐了起來,把大家嚇了一跳。

舅姥娘讓她躺倒床上,大舅媽派智慧去喊悠悠爸。三舅媽說:“沒事,我停會自己去衛生室,不是大毛病。這幾天事多,沒吃好。”

結果,爸爸來了給她把過脈,就把舅姥娘喊出去:“妗子,勝男這是懷孕了,得兩個多月了。”

把舅姥娘高興的:“這可是大喜事,勝男啊,你好好的歇會,我給你殺雞去。”

娘倆再去洪城,見羅新才家又多了十幾個人,他家的西屋裡,坐得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