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捕魚(2 / 2)

王奶奶從裡屋提出來一個大包,裡麵除了銀元就是玉器。現在,看到王奶奶收的這些玉器,和京都劉老他們收的,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不過王奶奶收的這些玉器,品相雖然一般,也都是真材實料的玉材,沒有後世的假貨和加工過的劣等貨。這些玉器放在後世,就是上等的玉器了,哪一件也得在萬元以上。

王奶奶把東西交給了姥姥,一共接近四萬元的東西。王奶奶對姥姥說:“妹子,你把自己的那二萬元錢扣下吧,俺這也快2萬的本錢了。往後地裡沒活計了,俺多來臨水幾趟,這些錢能轉開圈了。”

姥姥想起悠悠說的話,國家銀行到11月就提高金銀價格了。就對王奶奶說:“姐,您回去碰到合適的就收,袁大頭也適當的收些,這兩萬您還是先用著吧。”

“妹子啊,袁大頭好收,那種銀元最多,每個加一毛錢就能收起來。過一個月你再來,我就能給你收上來。”王奶奶說的相當的容易。

“好,到時候咱再聯係。”姥姥和王奶奶約定了再次見麵的時間,就帶著悠悠告辭了。走的時候,王奶奶給悠悠帶了滿滿的一大筐石榴。

一直到農曆的八月十四,七天的時間,韓屯村打撈了300多畝塘子坑,收獲了近70萬斤的魚,村裡收入30萬元錢。

服裝廠收其他村裡的管理費3萬元,自己村的集體收入2萬元,總共收入5萬餘元。

肉食品加工廠才是村裡的收入大頭,每天的收入就是二萬元,村裡的總資產,已經積累到五百多萬元。

幾個村乾部商議了幾次,決定中秋節給大家發一次福利,要不到年底一塊發,人均太多,怕引起彆的反響。

今年的中秋節,村裡每人發2000元的福利,和去年年底一樣多。

八月十四的晚上,村裡的當家老爺們,都把腰板挺的直直的,咧著嘴往家走,哪個人的懷裡,都揣著幾遝錢。

現在,最大麵額的錢就是10元的大團結,一遝才1000元,每人2000元,就是兩遝。

大夥領錢前,自發的在村部發了毒誓,誰家把分錢的事透露出去,就把他家趕出村子。

大家被十年的動亂嚇破了膽,有個共同的認識:“這要是重新劃成分,咱們都得是地主。”

“地主可比不了咱們,原來的地主家也沒天天吃白麵饃,更彆說吃肉了。”

“也是,彆人咱不知道,韓道榮的父親,換媳婦都舍不得那一百斤糧食。”

“小聲點,讓劉翠蘭知道了,明天給你個大窩脖,那老娘們越來越厲害。”

“嗯,咱還彆說了。”

劉翠蘭現在就聽不得彆人說他家的閒話,特彆是笑話韓道榮和她婆婆,讓她聽見,不論男女,直接上手開揍。

中秋節勝男舅媽自己回來了,援朝舅舅忙得沒時間回來。

10月1日國慶節,臨水地區收音機廠正式建成開業,這也是作為國慶獻禮的一個重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