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老絕戶(2 / 2)

姥姥幫著他們,把需要帶回去的女式的春秋裝、男式的乾部服、幾款童裝的衣料,以及其熨燙機等用品,都辦了托運手續。

以後,朝霞舅媽需要的貨物,就能通過火車運輸了。愛軍舅舅的部隊,就駐紮在火車站旁邊,護衛火車站也是他們部隊的職責。

悠悠到現在才知道,愛軍舅舅守護著中俄兩國的鐵路交通。想到八十年代末的邊境貿易,悠悠再次感激穿越大神的饋贈。

部隊的運輸車輛多,從火車站運輸貨物回部隊,相當的容易。這次回來,愛軍舅舅還和村裡的乾部說,準備給村裡支援兩輛貨物運輸車,作為建設服裝分廠的報答。當然這得等部隊的服裝廠有了收益以後,才能兌現。

愛軍舅舅一家走了以後,家裡又恢複了老樣子,一下子從27口人,降到了14口人。

走了近一半的人,家裡顯得空蕩蕩的,大家好幾天沒轉變過來。

村裡的學校也開學了,來送鞋墊和布鞋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遠。張集公社以外的村莊,有專門來的,也有讓服裝廠的人順帶著捎來的。姥姥是來者不拒,隻要不是質量太差,基本上都收下來。

悠悠還讓姥姥收了些兒童布鞋,虎頭鞋、貓眼鞋、繡花鞋、以及布涼鞋、布拖鞋等,開辟了不少新品種。

也有來買繡球門簾的,悠悠也是稀奇,年後收了幾十個門簾,就沒有一個重樣的。

現在,每天隻是收這些東西,就得小五千元。這才是一萬名婦女參與進來。

要是全縣的村莊都來,每天五萬也打不住,光是洪洞一個縣,一年就得一千萬元。

原來,過了正月十六,婦女們就開始準備織布了。今年,她們都忙著做針線活。年紀大的做鞋納鞋墊,年紀輕的做繡球門簾,畢竟門簾的收益高。

悠悠的商城裡,繡球門簾成了鄉村旅遊景點的搶手貨,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繡球門簾,被當成鄉村旅遊的特色標誌。

整個正月,悠悠過的舒適愜意,每天看著電子商城內,熱銷連潮,收入劇增。

深南和臨水的兩個公司,八十年代開門紅,生意紅火。服裝廠基本上穩定了,年後沒再增加新的廠子,隻是人數增加了幾百人,不過影響不大,多放些活計就是了。

隻有一點不如意,那就是做飯的事情,徹底的落到了悠悠的頭上。剛過年,大舅媽忙得腳手不得閒,姥姥和舅姥娘忙著收手工活。

悠悠現在上三年級,上午11點半就放學了。回到家裡,正好做飯。自打她心血來潮,做了第一次後,大家就信任的把做飯的大權,交給她了。

後世裡,悠悠因為宅,做飯的手藝倒是練出來了。現在偶爾的做給家人吃,還是挺不錯的。不過,讓她把做飯全包了,可不是她想要的結果。

可是,家裡人一致認為她做的飯好吃,大舅每次吃飯,都是讚不絕口。迪迪為了吃上她做的飯,甘願蹲在廚房燒鍋。悠悠就算滿心的不樂意,也隻好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