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招工人(2 / 2)

托運的食品裝在大型的包裝箱內,悠悠也把蘋果樹苗裝在包裝箱內。在庫房轉換過來,食品變成了蘋果苗。

今年各縣除了購買蘋果苗,還訂購了一批紅富山蘋果插穗。畢竟各縣都有種苗基地,也有技術人員。

他們去年就嫁接了矮化沾木,今年嫁上插穗,明年就能移栽了,不過當年結不了果。

他們育苗的成活率實在是太低了,一畝地成活的矮化沾,還不到五千顆。

羅新才笑話他們:“嫂子,看見咱成功了,他們也跟著學。還是公家的單位,都是專業人員,成活率還不到咱們的一半。

要不說雞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亂。要我說,這國家的園藝場,也該和生產隊一樣,把果園分到個人手裡。

要是那樣的話,我就把俺城關的果園承包下來,把那些的老果樹都砍了,全部育紅富山蘋果苗。

彆說15元一顆了,就是5元一顆,一畝地就是5萬元,除去成本,一年收入1.5萬元。

光是這一千畝的果園,一年就是一千五百萬,乾什麼也沒這來錢快。

嫂子,今年俺們東關的人都種菜,我就把自家的十二畝地,都育上了蘋果苗。

育蘋果苗用工集中,臨時找幾個退休的技術人員就行。平時不用管,比種菜強多了。

再說了,就你兄弟我這身體,還真種不了菜。好些人看我的笑話,說把地分給我,得撂荒了,要不就得讓孩子們輟學。

我偏不信這個邪,都種成了蘋果苗。讓他們看看,要想賺錢,光會種還不行,還得會看行情。”

東關的土地少,每人不到二畝地。大部分地都種菜,收入比農村的三畝地都高。

可是,種菜也辛苦。見天的在地裡忙,就沒個空閒時間。以前是隊裡統一賣菜,這土地分到各家各戶,每家都得去賣菜,這也得占一個人。

羅新才家孩子都上學,他還是個殘疾,加上小五這個三歲的孩子,還真忙不過來。

悠悠不僅從商城裡給他訂購了種子,而且給他處理好了,保證苗齊苗壯,能讓他接著吹。

蘋果苗的事情剛忙完,援朝舅舅就催著姥姥去深南,他對組裝收錄機的事情上了心,關鍵是對收錄機的高利潤感興趣。

據羅新華說,組裝一台收錄機,至少二百以上的利潤,不過產量也低,二個人一天才能裝一台。還得有精密的機器,成本也高。

不像組裝收音機,不到一百元的工具,就可以了。組裝收錄機一套生產線下來,至少得幾百萬的投入。

可是,收錄機是今後的發展方向。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再過二三年,特彆是隨著學習英語的熱潮,收錄機就成了搶手貨。

八十年代中期,響遍大江南北的廣告就是: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燕舞牌收錄機暢銷全國,廠房外等著提貨的大卡車,等半個月還搶不著貨。

從八零年開始,收錄機就開始暢銷,主要是機關單位購買,家庭購買錄音機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