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抓機遇(2 / 2)

這次招工以年輕的女工為主,工資分基本工資和計件工資兩部分。每月基本工資50元,計件工資上不封頂。

振華電子廠現在的計件工資,最低的每月也超過了50元,高的達到了80元。

免費住宿,吃飯問題姥姥他們采納了悠悠的提議,實行包餐製,每人每月上交10元的夥食費,工廠統一提供自助餐。

工廠的住宿和餐飲區,都是單獨的區域。環境優美,四人間的宿舍,每個都有自帶的衛生間。

考察團的同誌開玩笑說:“韓書記,你把我留下吧,這條件比咱地委的都好,工資高還管吃住。”

援朝舅舅和臨水地委,一天打了好幾個電話,及時彙報這裡的情況,特彆是招工問題,得到了臨水地委的大力支持。

最後決定:臨水地委在振華公司設立一個駐廠辦公室,主要協助振華紡紗廠管理臨水的工人,兼顧臨水在深南的有關事宜。

比如,臨水收音機廠,準備派工人來振華電子廠,學習收錄機的生產技術。其實也是簡單的組裝,核心技術國內還掌握不了,技術引進光靠臨水地委可是辦不到。

悠悠倒是能辦到,她可不敢逞這個能,萬一引起國家的注意,即使渾身是口,也說不清楚,自己還是小心點好。

再說了,後世的機械化生產能力強大,比人工可是強多了,在商城裡訂製配件,比起在現實中生產,還是比較劃算的。

還有,援朝舅舅他們決定回去後,分批的組織縣和公社的領導來深南考察,首先讓領導乾部開闊眼界,解放思想。

至於經費,這次的考察團做出了榜樣,來時多帶些錢,隻是購買布匹,就能掙出來。

悠悠聽了他們的話,對他們直豎大拇指,這些人思路奇特,可是非常實用。

住深南辦公室,另外的任務就是創收。王處長自告奮勇,要求擔當重任。

他信誓旦旦的保證:“韓書記,今年咱地委的福利,我包了,保證讓大夥月月拿獎金。

說起來都寒心,這兩年工礦企業誰都有獎金拿,就咱地委機關,過年連幾斤點心都發不起。

原來吧,還能發幾斤油票和肉票,去年拿著肉票買不著肉,和廢紙一樣,同誌們都有意見。

大夥都說,彆的單位發豬肉和油,咱發廢紙。讓人聽了那個彆扭,想起來都寒心。”

羅新華對臨水地位設立駐深南辦事處,特彆的熱心。在震宇工廠區,迅速給給臨水駐深辦,單獨收拾出來一處辦公室和生活區。

特彆是生活區,吃住都有,能同時容納百人的接待規模,方便以後臨水的人員來深南參觀考察。

最難得的是,辦公室裡安裝了電話,方便駐深辦隨時和臨水聯係。

住深辦收拾妥當,就讓考察團的同誌集體搬了過來。把大夥感動的,一致表示,回去後立即給振華公司招工。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