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收割機(2 / 2)

韓屯村的小麥長勢好,可以說是撒土不落,根本沒法套種。上午收割完的麥地,婦女和老人孩子在地裡撿一遍漏下的散麥穗,下午就用播種機,把大豆播種下去。

連收加種,一天三百畝地。沒用人工割麥,也沒用人工播種,就這人們也累的不輕。脫粒機得用人工往裡送,脫出來的麥粒和麥秸,得人工往外清理。

一個脫粒機圍著十多個人,飛揚的塵土,一會就把人嗆的受不住,得換上一撥人。不過比起揚場來,算是輕鬆多了。

婦女和孩子也輕鬆了,再也沒有婦女因為割麥累的腰疼,也沒人因為拉耬把肩膀勒腫的。

來韓屯的領導,看過收麥現場,都感慨的說:“農業機械化,我們喊了二十多年,現在終於看到了。這要是能推廣開,得節省多少勞力啊。”

一千一百畝的小麥,四天的時間,輕鬆的收完了,畝產高達700多斤。不僅收完了,也種上了。

韓屯村又一次在十裡八村引起了轟動,人們越傳越邪乎,到了最後,就成了一天收獲千畝小麥。

第五天合垛,貨車拖拉機齊發動,給縣種子站把麥種送了過去,剩下的每人分了400斤,村裡留了5萬斤。

今年的麥種,種子站是按0.70元一斤的價格收的,沒再補償糧票。韓屯村共賣了60萬斤麥種,收入42萬元,每人先分了1000元錢。

從村裡的肉食廠開始生產,村裡分配就隻是按人口進行,勞力的工值明著說是2元,其實大夥都是按月領工資,徹底廢除了工分一半人口一半的分配模式。

石廟村合起來的兩個生產隊,耕地算是多的,人均三畝,今年的小麥產量也達到了650斤。不過他們隊裡的人口少,都是180多人。

兩個隊都買了拖拉機,麥收的速度加快,不過比起韓屯來,他們算是慢的。可他們隊裡的社員滿足,比起分開的那幾個隊,他們就是快的。

他們和韓屯不一樣,韓屯的塘子坑多,光是邊沿就多出來二百多畝地,種的麥子就夠大夥的口糧了。

他們隻是分了保護地的一些小麥,每人才二百斤,其餘的都賣給了種子站,每個隊收入20多萬元。

每個人分了300元錢,不是隊裡不舍得分,而是大夥不願意分,大家都說讓隊裡攢著,把高壓電接過來。

麥收以前,是小麥最貴的時候,今年的麥子長勢好,小麥的價格沒升上去,每斤才0.32元。麥收後,價格降到了0.30元。

300元錢夠買一千斤麥子的,這兩個隊的群眾拿著錢,高興的合不上嘴。

他們村彆的隊,土地都分到了戶,每人三畝地,即使是畝產500斤,每人1500斤麥子,留下500斤做口糧,夠全年吃白饃的。

剩下的1000斤麥子,0.30元一斤,也賣300元錢。看到這兩個隊的人那個高興勁,都不能理解。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