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閒散人員(1 / 2)

許多人的回憶錄裡寫道,學習英語是八十年代初,年輕人裝逼的不二法寶。放著英語磁帶,拎個收錄機的小年輕,個個意氣風發。

裝逼找的就是感覺,大型的收錄機因為比較打眼,特彆的受歡迎。

臨水無線電廠生產的大型收錄機,上市就被搶購一空。每台收錄機盈利300元以上,在這麼高的利潤前,廠裡加大了改建和培訓的步伐。

現在的農村家庭,三間房子,中間是廳堂,靠北牆一個大條幾,條幾上通常擺放著象征家庭財富的物品。

客人一進門,就能看到展示主人財富的座鐘、收音機。這個時候,由於劉蘭芳的評書節目,收音機成為每個家庭的“座上客”。

最貴的大型收音機三十元,小型的隨身帶的不到二十元,一般家庭都買的起,像是韓屯這樣買收錄機的村莊,還真不好找。

農村裡也有拔尖的人家,他們買電視也不會買收錄機。其實韓屯村也是這樣,現在村裡幾乎家家有電視,還都是18英寸的大彩電。隻有家裡孩子學英語的,才買收錄機。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看到上初中的孩子買錄音機,好多人家跟著給上小學的孩子買。

他們的理由更可笑:“迪迪就是在京都外國話聽多了,自己也學會說了。俺買個錄音機,天天在家放迪迪說的外國話,還能學不會。學校的老師都說,迪迪的外國話比老師說的都好。”

他們也不用智慧錄磁帶,直接找迪迪錄。為此,悠悠隻好找了本適合小學生的趣味英語教材,讓迪迪讀熟了,才給他們錄製下來。

寶山奶奶不讓給升初中的四栓趙萍和趙荷買,反而張羅著給寶山買了一個,她親自保存著收錄機。

她自己不會用,又怕寶山年齡小擰壞了,還得喊倆姐妹給開機,打開後就把她們攆出去,蹭著聽都不讓。

在老太太的心目中,恐怕倆孫女學好了,考上學還得花錢。現在上學基本上不花錢,她還一心想讓倆孫女輟學。

三檔趙芳知道了,自己出錢給她倆一人買了一個,氣得老太太罵了好幾天。倆姐妹也習慣了,躲著她去悠悠家學習。

羅新才的織襪技術培訓班也火了起來,現在能拿出500元錢的農戶儘管不多,可哪個村都有幾戶。

最先參加學習的是縣城的閒散人員,一個月後,效益就出來了。一台織襪機,每天收入二十元左右,一個月就能回本。

正常的收入是每天10元錢,可是現在的人們能吃苦,從早到晚的不舍得閒著,每天超過12個小時。

事實擺在眼前,羅新才家的培訓班,再一次出了名。第二期報名的人員就超過了二百人,他高興的給姥姥打電話報喜。

“嫂子,我乾這個這可是能掙雙份的錢,他們織的襪子,在農村特彆好賣,老百姓還是圖便宜。”

羅新才回收的尼龍襪,每雙1.20元出售,比供銷社裡的便宜0.50元錢,低廉的價格還是挺吸引人的。

7月底,昊昊和誌亮的中考成績出來了,他倆一個第一名,一個第二名,當然了誌亮是第二名。

本來是好事,可是誌亮不高興,看著昊昊無奈的說:“我真倒黴,每次都在你後麵。”

悠悠安慰他說:“二哥,能做千年老二也不易,你就知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