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粉條廠(2 / 2)

二畝的院子是不小,咱農村的地,可是不值錢,縣城一畝地才賣三百元,咱這裡一百元也不值。

要是貴了,咱還不要了,你們家的宅基多,和彆人倒換一下,咱蓋新的,反正現在是農閒季節,有的是人,一個星期就能蓋好。”

愛國舅舅跟在後麵做保證:“大爺,我讓紅英給您準備貳仟元錢,回頭就給你送到家裡。”

這裡風俗是稱呼嶽父為大爺,男方的父母喊女方的父母哥嫂,和年齡大小無關。

紅英舅媽的父親,不好意思的說:“愛國,你借給我伍佰元錢就行,家裡頭有七八百。等過年的時候,粉條賣了,就能還給你。”

舅姥爺聽了,不樂意的說:“老周大哥,您說這話就外道了,閨女和兒子一樣,誰的錢都能花,親爺倆說啥借不借的,讓外人知道了笑話。

你也彆客套了,就讓愛國他們給你貳仟元,你光買院子就得一千元,不得再準備點本錢。”

紅英的父親也是個爽快的性子,痛快的回答:“行,我聽老弟的,不過你是真的不懂,開粉條廠還真沒啥本錢。

人們大部分都是用地瓜換粉條,不用出錢買地瓜,隻要置辦下工具,就能生產。”

舅姥爺也是個急脾氣,自家人商量好,他騎上自行車就去找周樓村的支書。

去的快回來的也快,並且周樓村的幾個村乾部都跟了來,來了就幫著割草。

這兩天沿黃河大堤的村莊,都在收割葛八根。韓屯村負責看管的大堤裡程長,人口又少,因此收割的速度慢,彆的村莊已經割完了。

舅姥爺做為韓屯村的支書,兒子又是臨水的地委副書記,在附近村莊的乾部中,還是比較有麵子的。

邊乾活邊商量粉條廠的價格,最後大致的定下一千元,回去再和群眾商量。

幾個村乾部都說:“今年雖然收成好,各家也趁錢,不過除了你們家,咱村還真夠嗆有能拿出一千元錢的。”

紅英舅媽的弟弟說:“俺們家也沒那麼多,是俺姐夫給的錢。”

他們聽了,都羨慕的說:“老哥哥,還是您有眼光,給閨女找了個好婆家。”

農村的事情,隻要是不太離譜,其實就是幾個村乾部說了算,和群眾商量,也就是走個形式。

當天的晚上,周樓村的意見就出來了,紅英舅媽的父親,以一千元錢的價格,買下了村裡的粉條廠。

由於之前他們剛磨過地瓜,粉條廠的設備都能用。第二天,放了一掛鞭炮,粉條廠就開業了。

附近村裡的群眾,都把地瓜送了過來,好些都是沒傷茬的好地瓜。大夥都說:“今年又不曬地瓜乾了,地瓜多的沒地方放,多換點粉條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