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精密儀器(2 / 2)

咱廠裡的技術員,從上海收錄機廠,學會了製造收錄機配件的技術,就差精密儀器了。目前咱國家還沒有,得從國外進口。”

援朝舅舅的話,讓悠悠大感佩服,這才是開拓創業的正確思路,靠組裝的企業早晚走向死胡同。

姥姥看悠悠點頭,大包大攬誇海口:“你也彆給姑扣大帽子,姑不為臨水就為你。需要什麼儀器,你給姑個清單,我讓建業給他們進。

建業說了,這些民用的機器,國外一般不限製,他倒是能幫上忙。”

援朝舅舅撓著頭,繼續提要求:“姑啊,建業大哥能幫著進儀器當然好,可這外彙也得您老幫忙。咱臨水隻有您的公司有外彙,還得您老發揚風格。”

姥姥答應的更痛快:“好,姑的就是你們的,不用給姑瞎客氣。你們用的著,給姑說聲就行。沒想到大衛這洋鬼子,還真給咱們辦了件好事。”

姥姥和建業通了電話,收錄機的儀器他們還真能幫忙。悠悠讓智腦在電子商城裡,訂購了一批合適的收錄機資料和機器,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技術。

等國外的機器到了,偷梁換柱,一塊交給臨水電子廠。悠悠出手,世上僅有,到時肯定讓臨水的電子廠跨上一個新台階。

臨水電子廠的事情落到了實處,四人回到韓屯村,麥子已經發黃,很快就該麥收了。舅姥娘和姥姥說起閒話,今年麥收前,和以往不同的是,小麥的價格不升反降,每斤不到0.30元了。

去年,各家的麥子都沒吃完,加上秋糧,這都到麥收了,各家基本上還是大囤尖來小囤流。

今年的小麥長勢好,又是一個豐收年,大夥就想著趁麥收前小麥價格高,把陳麥子賣了,騰出囤來存放新麥。

大夥都想一塊去了,賣的多買的少,麥子的價格一降再降,終於打破常規,價格降到了0.30元以下,就這也賣不出去。

糧所大量的收購,可是他們的價格更低,國家的收購價每斤還不到0.20元,群眾肯定不會賣給他們。

現在,國家對糧食掌控比較嚴,根本不允許個人經營糧食,集體企業也得有糧食部門的調購單。

既然糧食賣不出去,大夥隻好自己囤,“氣死鼠”的水泥缸再次熱賣,各家都在騰地方,爭取在屋裡多放兩個囤。

從五八年以來,連著二十多年口糧緊張,群眾也是餓怕了,對存放糧食情有獨鐘。俗話說:“囤裡有糧,心裡不慌”。基於這種思想,賣糧難還沒有被人們所認識。

麥收前,二爺家的大女兒桂蓮順利生下了兩個雙胞胎兒子,把全家人高興壞了,二爺又殺了一頭豬,擺了40桌宴席,請全村人吃宴席。

甭管怎麼說,張留根在韓屯也算是外姓,家寶多倆兄弟,也多了依仗和力量。

俗話說: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農村好多事就是靠拳頭解決,多個親兄弟多個幫手。特彆是對外姓人來說,更是如此。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