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麥收(2 / 2)

人們收麥都被曬得退了一層皮,可大夥的心裡高興,人均2畝多的小麥,最少收800斤,種一季麥子夠兩年吃的。

去年人們吃白麵饃還不大膽,今年就能放開了吃。城鎮人口還沒能全部吃細糧,口糧裡粗糧占了30%的比例。

麥收過後,好多的城鎮人口,趁著價格低,都買些新麥放起來,補貼著吃。新麥的價格倒是穩定在0.30元,不過交易量不大,每家也就買個二百多斤。

群眾家裡糧食多了,有沒有彆的經濟來源,都想買點糧食換些錢。賣的多買的少,賣糧難,成了農村的新問題。

麥子收了,公糧基本上還是每人30斤小麥,由於剛分開地不到二年,基本上人人有地,公糧還是按人口征收。

人們對交公糧態度非常積極,公社剛開過動員會,大家就行動起來。交公糧的地排車,把糧所的大門都堵上了。

今年是各家第二年上交公糧了,人們都有了經驗,拉來的全是精選過的麥子,而且斤數都多一些,留足了去雜去濕的分量。

韓屯村和彆的村不一樣,依然是集體經濟,不過交公糧和彆的村一樣,也是每人30斤小麥。

韓屯村給農大繁殖新麥種,石廟村的兩個未分地的生產隊,給縣裡的種子站繁育小麥原種。

這兩個生產隊和韓屯的耕地挨著,二千多畝的小麥種子田連成一片,長勢喜人,不時的有人過來參觀。

從收獲開始,縣種子站的人就來盯著,恐怕個人私自兌換麥種,也怕有人往麥種裡摻雜。

韓屯村的拖拉機、收割機和脫粒機一塊上,一千一百畝小麥,五天的時間就收完了。

石廟村的那倆生產隊,隻有拖拉機,他們看韓屯收完了,就過來借收割機和脫粒機。縣種子站答應他們,明年幫助他們分彆買一套。

原種的價格是每斤0.70元,比市場價高了一半還多。去年就發現有人往麥種裡摻雜,致使今年的小麥,個彆地塊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

韓屯和石廟的兩個隊,都是集體經濟,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沒誰會為了集體,而把個人置於危險之地。

小麥原種到底有優勢,畝產都超過了700斤,比全縣的平均產量高了200多斤。

兩個村除去交給種子站的麥種和公糧,光是保護地和塘子坑的邊上,每人還分了400多斤的麥子,足夠大夥一年的口糧了。

麥種0.70元一斤,韓屯村除了人均400斤麥子,每人還分了一千元錢。

石廟村的兩個隊,現金比韓屯分的少,每人隻分了500元,主要是他們準備搞集體積累,也辦個集體企業。

每人500元錢,也把這兩個隊裡的群眾高興壞了。要知道,石廟的其他隊,各家的小麥產量也不低,每畝600多斤。

不過他們的麥子價格低,一千斤才賣300元錢,還不好賣,一個集市賣不出去200斤。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