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捐獻(2 / 2)

群眾還是大意了,開始沒轉移財產,等到被水圍起來,又轉移不及了,就把糧食放到了房頂上。

人也在房頂上搭個窩棚,看護著東西。天上下雨,在傍邊守著,有漏雨的地方能及時的遮蓋一下。

哪裡知道今年的洪水這麼大,等洪峰漫上了宅基,再想往防台上轉移,就來不及了,湍急的水流,人在水裡根本站不住。

房屋不結實的,倒塌的,人也跟著遭罪,幸虧都是壯年人,攀著宅基上的大樹,逃過一劫,受傷也在所難免。

老年人和孩子有提前出去的,沒出去的也去了防台,倒是都安全了。

不過,上防台前準備不足,各家各戶的也沒人準備吃食,隻是靠臨時攜帶的乾糧,基本上都斷了食物,處於挨餓受凍的狀態。

他們村的家畜和牲畜,留在家裡的,都被大水衝走了,放到房頂的糧食,也被水泡了,這都好幾天,已經全部泡壞了。

家具和衣服被子泡在水裡,再連陰幾天,也不能穿用了。這次洪水,可以說把群眾的家產洗劫一空,唯一留下的,可能就是人們隨身攜帶的錢款了。

政府迅速組織各種捐獻活動,動員人們捐獻衣服和被子,幫助災區的群眾暫度難關。

石廟村沒分地的那兩個生產隊,除了房屋,彆的財產都沒大損失。暫時集中吃住,溫飽也有保障。

不過,兩個生產隊300多口人,就十畝一個防台,二十間房子,加上牲畜和各家的東西,防台上到處都是窩棚。

大家擠在一塊,也沒閒著,男女老少都乾條編,陰雨天柳條軟,編東西正合適。

看著他們村其他隊的情況,這兩生產隊的群眾,都感到幸運,更加堅定了依靠集體的信念。

聽說了各村的情況,韓屯村的人暗自慶幸,都誇悠悠舅姥爺眼光好,辦事有章程,決斷英明。總之是感激的話,成堆的往韓支書耳朵裡灌。

舅姥娘知道,其實這是悠悠姥娘的功勞:“妹妹啊,這哪是你哥功勞啊,要不是你小膽,帶頭搬家,咱村還不是和其他村一樣。”

姥姥卻自責的說:“我還是大意了,哪知道咱灘區的人膽子這麼大,這往後的日子該咋過啊。”

悠悠背地裡勸姥姥:“姥姥,隻要人沒事就行,啥也沒人重要。這次的水比七六年的還大,可是基本上沒傷人,這就是您的功勞。”

姥姥聽悠悠這麼一說,也想開了:“也是,東西都是人掙的,有人就有希望。”

悠悠爸媽和劉冉桂金都跟著船過來了,桂金抱著吃奶的孩子。劉冉沒見過這麼大的水,看見舅姥娘就抱著大哭。

邊哭邊說:“可嚇死我了,你們咋不提前出去啊。”

舅姥娘拍著她的後背,“傻孩子,你也看到了,出去還不如在這裡安全。”

“咱這就搬去京都,太危險了。”她這個辦法倒是安全,不過整個灘區有幾家能搬到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