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村台(2 / 2)

最主要的是,二爺您說的比照著防台墊,咱從村西開始,高低也好掌握啊。”

韓道村也說:“我和俺大爺想法一樣,咱們從村西開始墊。”

韓道存的奶奶和韓玉臣的母親,妯娌倆吵鬨了一輩子,至今關係緊張。可道存和玉臣爺倆關係挺好,韓道村事事緊跟堂大爺的步伐,真應了那句老話:上陣父子兵。

韓誌傑本來坐在後麵,他站起來大聲的說道:“俺輩分小,本來沒俺說話的份。不過俺覺得該說下自己的看法:俺也覺得墊宅基該從村西開始。

大夥想啊,村西的道路和防台一樣高,從村西開始卸土是高到低,從村東開始卸土就是從低到高了,忒費勁了。”

韓道偉站了起來:“誌傑說的對,今天咱老少爺們坐一塊,一起商量村裡的大事,大夥有啥想法都說出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大夥集思廣益,咱村才能過的更好。”

韓道法說:“二爺您老彆讓了,咱就從村西開始墊。”

夯接著說:“俺家住在西邊,也覺得從村西墊好,從高往低倒土省大勁了。”

看大夥都爭著發表意見,援朝舅舅站了起來:“大家聽我說一句,國家黃委剛做出決定,年後二月開始,給灘區村莊墊村台,每戶半畝的宅基。咱張集公社是試點,先行一步,過了年灘區就得扒房子清理宅基。”

大夥一聽,都愣住了。二爺先問:“援朝,村台是咋個說法?”

援朝舅舅笑著回答:“二爺,您老就是看的遠,村台和您說的一樣,全村的宅基連成一片,比照著防台的高度。國家不能讓灘區的群眾,發一次洪水蓋一次房,村台可以徹底保障灘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爺激動的說:“**領導的好,時刻想著咱老百姓。張集公社灘區的村莊十多個,都墊村台得多大的工程,比七五年黃河複堤都大。”

援朝舅舅連連點頭:“二爺說的對,築村台工程量確實大,一個張集公社的十七個灘區村莊,就調用了臨水地區的北五縣,為時二個月才能完工。”

得知年後墊村台,大夥的議題從建房子轉到了拆房子上。拆房子不難,全村人的住宿成了大問題。

村台兩個月的時間墊起來,就到農曆的三月底了,五月初就該收麥了。蓋房子就四月份一個月的時間,一家的院子主房加配房,最少得十天的時間。二十個建築隊同時開工,全村的房子才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建成。

韓屯村最多能湊出兩個建房的班子,其他的都得請其他村的建築隊。關鍵是整個灘區的村莊都集中在四月份建房,建築隊也難找。

墊防台的這倆月,全村六十多家,村裡的公用房根本安排不開。再說了,現在和發洪水不一樣,服裝廠和衛生室的房子都有用途,根本騰不出來。

還是二爺先說話:“村裡的房子不夠,咱就搭窩棚,彆的村大冬天都是在窩棚和地窨子裡熬過來的。過了年天就暖和了,住幾個月的窩棚不算啥。”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