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買建材(2 / 2)

吳馨兒還說了,以後不止是在韓屯這幾天,現在國家開放了,通訊自由,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他們姑侄指教。

正是有了吳馨兒的這個許諾,他們以後成名後,都自稱是吳衛華的半個徒弟。

正月初六,村裡的三個廠子開工。當天來村裡賣豬的就排上了隊,這些都是年前預定好的,但等著韓屯年後開工賣個高價。

自八零年實行生產責任製以後,糧食的產量大幅提高,飼料也富足了,家家養豬喂羊。特彆是韓屯附近的村莊,幾乎每家養兩頭豬。

人們依然是粗飼料喂豬,即便是這樣,一年的時間也能喂成二百多斤的大肥豬。

可國家的生豬收購價還是沒變,一等甲三毛八。韓屯肉食廠二百斤以上的生豬收購價是每斤七毛五,接近一倍的差價,人們寧願等上倆月,也不會賣給收購站。這樣一來,韓屯村的肉食廠,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貨源。

和年前相反的是,很少有來賣小麥的,看來年前都處理的差不多了。不過,麵粉廠的庫房裡,囤滿的小麥足夠生產到麥收後。

服裝廠開工就有來送成品的,看來過年她們也沒舍得停工。今春還是以西服和中山裝為主,統帥了近二十年的勞動服,就是農民也不買了。

四十歲以下的穿西服,四十以上的穿中山裝。振華牌的中山裝和西服,以質優價廉創出了名號,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麵。

韓屯村服裝廠名下的加工點,八二年沒再擴大,現有的工人都是一年以上的熟練工了,每天都能加工四套衣服。

村裡從廠子裡撤下來的四十多個青壯年勞力,加上二十多個年齡大的半勞力,新成立了個建築隊,大夥選舉韓德庫當了建築隊的隊長。年近五十的他,身高體壯力不虧,也是村民公認的建房能手。

廢除了兩年多的工分在建築隊重新使用,整勞力乾一天記一個整工10分,六十歲上下的弱勞力記7分。

村裡的拖拉機和大貨車都開動起來,先清理村裡倒塌的房子。磚瓦運到防台上,梁檁運到麥場裡集中存放。

公社的窯廠年後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工,燒出新磚瓦至少得等到二月初。大夥在年三十的晚上就商議好了,建房用村民倒塌房子扒下來的舊磚瓦,村裡統一作價給現金。

現在低溫還是零下,雖然不是滴水成冰,但地表還是凍土,沾磚的粘土沒處取,大夥決定用沙灰代替泥漿。韓屯的肉食廠和麵粉廠是縣建築公司承建的,沾磚全部用的沙灰。

梁檁和其他的建材,村裡還是托悠悠姥姥給賣。特彆是水泥和沙子,用量太大了。這些建築物資都是計劃內指標,有錢都沒地方買去。

有悠悠電子商城裡這個強大的後盾,加上震宇公司這個托,還有火車站的倉庫打掩護,悠悠姥姥是有求必應。

初六,悠悠開車帶著姥姥,瀟灑臨水行,下午三點就把所有的建材運了回來。整整六輛大解放貨車的建材,悠悠賠了六十多萬,一間房子一萬元。

姥姥聽悠悠肉疼的嘀咕:忙活一天,賠出去六十萬。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