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典範村(2 / 2)

韓玉林南征北戰,見識的多:“望山跑死馬,這連綿的山區,通公路的極少。

咱們到縣城幾十裡,他們離公社幾十裡,光靠人力運輸,還真是困難。”

悠悠姥姥說道:“俺聽說山區的婦女,有的一輩子都沒出過村。”

一直到晚上七點多,總算是到了目的地的縣城。十一個小時的車程,才跑了七百多公裡。

悠悠嫌慢,二爺感慨:“傳說千裡馬日行千裡,夜行八百。俺看這汽車比千裡馬快,一天就跑一千五百裡。

**領導的就是好,能造出這麼好的車子。曆朝曆代幾千年,誰能想鐵疙瘩跑的比馬快。”

由於事先聯係好了,他們縣委的同誌在招待所裡等著,吃住都安排好了。

悠悠和姥姥一個房間,簡單的吃過晚飯,回房間娘倆就進了空間,洗了個貴族浴,沒出空間就睡熟了,幸虧有智腦叫醒。

第二天早上六點就起床,早飯小米粥饅頭四個鹹菜,七點準時出發。

縣城的周圍的地勢倒是平坦,半個多小時過後,才看到低矮的山頭。

和昨天看到的山區不同,這裡的山上載滿了低矮的桑樹。現在剛開始抽芽,遠遠望去,一片嫩綠。

往前走了十多公裡,眼前景色大變。整齊的街道,平坦的柏油路,一排排紅磚紅瓦的兩層樓房,在長青的鬆樹襯托下,特彆的醒目。出牆的杏花,分外妖嬈。

車子停在村前一座三層的大樓前,樓頂三個一米多高的金字:大嶽莊。

悠悠豁然開朗,原來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典範村。這兩年它的名氣可是比大寨高多了,報紙廣播電視都在大力宣傳。

樓前寬闊的廣場上,聳立著一座高大的漢白玉偉人揮手雕像,令人肅然起敬。

雕像的前麵,有個人工噴泉,噴湧的泉水變換著形狀,潺潺流淌。

綠化樹木和花草錯落有致,地麵上鋪著光滑的大理石,乾淨的能映出人影來。

洪城縣委辦的同誌下車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大嶽莊的村辦公室,比咱臨水各縣政府都大氣,咱們的辦公室全都是平房。魯東地區確實先進,村級都是辦公樓。”

他們縣陪同的同誌不自然的笑道:“我們縣委的辦公條件和你們一樣,也是平房,和大嶽莊沒法比。”

一行人被迎進寬敞的會議室,簡單的介紹後就開始播放新聞紀錄片,他們村竟然有自己專門的放映機,看來平時沒少接待外來參觀者。

八一電影製片廠專門錄製的《前進中的大嶽莊》,時長四十分鐘,詳儘的介紹了大嶽莊的發展史,主要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新成就。

大嶽莊地處丘陵地區,村裡的土地全部栽植桑樹,祖祖輩輩養蠶繅絲織綢緞,是江北著名的絲綢產地。

解放前以家庭式經營為主,父親傳兒子,師傅帶徒弟,規模越來越大,人口也越來越多,是周邊百裡以內有名的大村莊,全村四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