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原地區的鹽堿地,最適宜的作物就是棉花了。七九年土地承包責任製實行後,人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產量幾近翻番,春棉的畝產皮棉達到了二百多斤。
平原地區土地瘠薄,人少地多,人均耕地三畝以上。小靳莊不到五百人,就有三千畝的耕地。
豐收帶來的不僅是喜悅,賣棉難成了農民的煩心事。棉花屬於國家的調控物資,個人無權長途販運。
外調受指標限製,本地的紡紗廠生產量有限。農民自家的消耗,每家一年百十斤皮棉足夠了。
一年過去,家家戶戶存放了幾百斤皮棉。過去缺衣少穿發愁,現在棉花多了也愁。
八零年的春季,他們村早年流落國外的一名華僑,尋親歸來。
看到年喻九旬的母親,孤身一人,在鄉親們的精心照顧下,依然健在。大為感動,立誌報效鄉親。
恰巧這位華僑在國外就是從事紡織業的,了解到鄉親們的困難後,出資千萬元給村裡建造起紡織廠,紡紗、織布、染色生產線齊全,所有的機器都是從國外進口的,隨之而來的還有個二十多人的技術團隊。
時值國家剛開始改革開放,對外資企業大力支持。他們的村辦企業一路綠燈,三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
一個多月的試產,優質的產品充分展示了國外紡織機器的先進。紡織廠正式開業後,產品深受人們的歡迎,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最受人們歡迎的是他們的棉布染色好,顏色亮麗不褪色,他們用的染料也是進口的。
資金充足,先進的技術和機器,低廉的原料,暢銷的產品,資金向滾雪球般的快速積累起來。
村裡的三百名青壯年勞力,都在廠裡上班,工廠日夜開工三班倒,人均工資上百元,群眾的手裡也有了錢。
日子富裕了,大夥首先想到的就是蓋房子。小靳莊一色的土坯房,茅草蓋頂的房子到了雨季,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屋外雨停了,屋內接著下。
華僑給村裡建廠的同時,給老母親蓋了一棟彆墅。可老人死活不搬,把彆墅讓給村裡做了辦公室。
她老人家說:“村裡的日子苦,鄉親們要飯也先讓我老婆子吃飽,大夥都住在土房子裡,我不能一個人住洋樓。”
一千萬的資金都投了,全村不到一百戶人家,建一棟彆墅五萬元,華僑後續資金五百萬,給全村人建樓房。
村莊規劃、彆墅設計、建材的購置,都是聘請的專業團隊,好多建材直接從國外進口。
這樣打造出來的小靳莊,即符合農村的需求,還帶著國外的特色,美觀大方實用,可以說是國內農村的典範。
專題片時長半個小時,觀看的時間,大夥喝茶歇息,基本上調整了過來。
隨後,講解員帶領大家去工廠參觀。紡織廠位於廣場的南端。高大的廠房寬敞明亮,到處都是機器的轟鳴聲,說話都是用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