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織布(2 / 2)

五十多平方的大客廳,客廳的後麵是樓梯、衛生間、廚房和餐廳。

客廳的兩旁分彆是臥室和書房,都是四十平方的大房間。臥室自帶獨立的衛生間和更衣室,書房內也有個小套間。

二樓的格局和一樓大致相同,臥室和書房各帶一個二米的陽台,客廳和陽台相通,陽台和客廳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采光非常好。廚房和餐廳被設計成一個大臥室。

三樓的風格就變了,上樓就是個寬敞的大活動室,前麵是四十個平房的大露台,書房的小套間改為衛生間。

三樓也是落地大玻璃窗,露台用的是白色的大理石欄杆。悠悠最喜歡的是三樓的房頂,傾斜的頂麵塗著蔚藍色的顏色,間插著朵朵白雲,像極了蔚藍的天空,寧靜而悠遠。

所有的房間都裝上了暖氣,不僅管道內置在牆體裡,就連暖氣片都用鏤空的裝飾板包上了,成了漂亮的裝飾。

村紡織廠循環下來的熱水,免費給村民使用,冬天供暖,一年四季供熱水,村民在家裡隨時能洗澡。

可這麼漂亮的彆墅配上破舊的家具,看著就辣眼睛。各家的客廳裡,都有嶄新的三抽屜辦公桌和兩把木椅,看來是村裡統一配備的。

其他的就是以前的舊家具了,五花八門一家一個樣。高桌子長凳子,好多人家連吃飯桌也擺在客廳裡,簡單的家具顯得客廳更加的空曠。

房間裡的家具和客廳一樣,大部分是以前的舊家具,簡陋的木床木櫃,很少人家有大衣櫥。簡陋的家具雖然破舊,但都擦拭的乾乾淨淨。

二三樓的房間好些就是空的,連破家具也沒有。不過每個房間都擺著一雙鞋,說是添人氣。

村民說:“俺們沾了老奶奶的光,住上了這麼好的樓房,又大又結實,能住下老少四輩,幾輩子都不用愁房子。”

原來,靳耀華家在村裡的輩分長,他母親是村裡輩分最高的,老少都喊老奶奶。

客廳明亮的大玻璃窗前,幾乎家家都有織布機,大部分織布機是新的。

婦女們在織布機上忙碌著,腳蹬手搬,木梭來回翻飛,令人眼花繚亂。悠悠想到了一句詩詞: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

“老騾子”對織布感興趣,幾句話交談下來,就坐到了織機上,親自動手織了起來。她老人家乾活手腳就是快,一會的工夫就織了一尺多。

機紡的合股線光滑結實,粗細一樣,織起布來輕快省力。她喊過來趙芳:“三檔,你上來試試,可真省勁。我乾活毛糙慣了,織布最好拽斷經線,這合股線真結實,織這麼老長一次都沒斷線。

我還得去買些合股的線,俺閨女出嫁的時候,都沒陪送嫁妝,我也得和二爺學,給閨女補嫁妝。”

她老人家說到做到,拉著悠悠回到門市那裡,自己一個人買了二百斤的合股線,裝到了車頂上。

要不是車頂裝滿了,估計她買的更多。

平原地區率先在全國實行土地承包責任製,七八年底小靳莊的耕地就承包到戶,至今沒變。

種棉花機械化程度低,大部分靠人工管理,可也沒有“三夏”那種大忙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