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買機器(2 / 2)

把倆隊長高興的:“姐啊,有您這話俺就放心了,真是太感謝您了。”

援朝舅舅立即湊了過來:“姑,俺咋把您老給忘了,還沒他們倆明白。您老既然有門路,也幫著把地區紡織廠的機器給買了吧。

地區紡織廠廠房建好了,人員也培訓好了,就差機器了,工業局還專門排了兩個同誌去機械廠等。

震宇公司的外彙全部還給您,您老回去先辦這事。有了這個廠子,咱們地區的棉花就找到出路了。”

石廟的倆隊長聽了他的話,立馬有了想法:“韓書記,機器有了著落,培訓工人還得您給安排。”

“這事好辦,你們回去組織好人,去平城國棉三廠學習,他們廠裡的機器先進。五千錠的規模也得上百人,培訓最少三個月,再有倆月該麥收了,讓大夥把家裡安排好。”

“韓書記您放心吧,俺倆隊都有收割機,麥收不是問題。”倆隊長是真高興。

李專員對悠悠姥姥說:“老姐姐,我代表全區人們謝謝您,您這次可是給咱臨水辦了一件大好事。”

悠悠在心裡吐槽:這當官的心思可真多,姥姥一句話沒應,就被他架了起來。

姥姥還真吃這一套,不好意思的說:“李專員,您這話我可不敢當。比起小靳莊的耀華來,俺可是差遠了。”

“老姐姐,您這話可是說錯了,耀華他對自己村照顧大,您可是對咱全區做出了大貢獻,這兩年幾千萬的外彙全都貢獻給地區了。

有了您的貢獻,我們臨水地區從全省最後一名,一舉躍入前三。我們班子裡的成員,心裡都有數。”李專員動情的說。

“李專員,咱臨水的發展主要是你們領導英明,有了你們的正確領導下,咱臨水的百姓算是有福了。”姥姥捧起人來還挺溜。

韓道偉那就是個人精,他和韓玉臣嘀咕了幾句,最先開口:“姑,您老見多識廣,也幫著咱們村再找個合適的項目。

這幾年咱們村連著上了三個廠子,招的工人比咱自己村的都多。大夥的心裡特滿足,感覺過上了**的好生活。

這次出來,我算是看明白了,比起這三個村莊,咱們差的太遠了。差的不光是房子,工廠咱也沒法和人家比。”

石支書卻說:“道偉,我看你們村的工廠不比他們的差。彆的不說,你們村的服裝廠,就比南關村的毛刷廠強,半個縣的村服裝廠都給你們加工衣服。”

他話說到這裡,就被韓玉臣接了過去:“老哥,你是光看到人數多了,沒算經濟賬。你也知道,俺村的服裝廠,是來料加工,每件衣服隻收一分錢的管理費。

南關村的毛刷廠,幾分錢的鋼絲和鬃毛,加工好的成品買到幾毛到幾塊錢,十幾上百倍的利潤。

彆說服裝廠了,就是麵粉廠,也比不上人家的毛刷廠。一斤小麥三毛錢的成本,加工成麵粉才三分錢的利潤。

軋麵條一斤還得一毛錢的加工費,俺們這大麵粉廠,還沒有加工麵條的利潤高。

利潤小投入可不小,建廠二百多萬,流動資金三百多萬。南關村的毛刷廠,才幾萬元的投入。

老哥,你說俺們村的廠子比南關村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