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火腿腸(2 / 2)

和沒錢也能整點肉的群眾路線

籠絡了大批饞鬼的心

援朝舅舅吃過之後,就對方便麵和火腿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他說,地委辦的同誌更是吃上了癮。

韓玉林問兒子:“援朝,咱國內有生產火腿腸的不?”

“沒有!我專門問過有關的部門,國內還沒有生產火腿腸的廠家,關鍵是沒有機器。可在歐美和島國,火腿腸是人們的常用肉食品,非常普及。

我知道的情況就這些,讓俺姑找大衛和建業打聽一下,他倆一個英國,一個美國,應該更清楚。”

在這資訊封閉的年代,韓援朝能了解到這些情況,也著實不易。

聽援朝說國內沒有做火腿腸的機器,韓道偉轉頭就找悠悠姥姥:“秀芹姑,還得您費心幫咱們村買這兩種機器,不管價格多高咱都買。”

韓玉臣跟著說:“村裡錢不夠咱們大夥兌,就是不蓋樓也得先把機器買回來。”

二爺大力支持:“玉臣這話我同意,回村我給大夥說,把這掙錢的機器買回來,以後多高的樓咱都蓋得起。”

“老騾子”也說:“以前俺家種四十畝地,住的也是泥坯房。現在能住上混轉的房子,俺就心滿意足了。”

石廟那倆隊長也跟著表態:“秀芹妹子,你也彆怕我們拿不出錢,俺們這倆隊的群眾,就愛跟韓屯學,你們能兌俺們也能兌。

蓋房子不難,咱有現成的磚瓦和梁檁,村台墊好了,幾天的工夫就能蓋起來。”

悠悠姥姥對他們說:“兌錢的事往後說,先讓我把事情打聽清楚了。”

大夥依然沉浸在方便麵和火腿腸的超高利潤中,圍著韓道偉讓他算計做火腿腸能掙多少錢。

韓援朝的信息給大夥帶來了歧義,其實火腿腸和粉是肚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在食品工程裡,火腿腸是一種被稱為“乳化肉”的體係。它的關鍵是把脂肪打成細小的顆粒,然後均勻分布在整個腸內。所以,單憑肉眼,幾乎無法分辨出它裡麵的脂肪。

為了讓這些脂肪均勻分散,就要把瘦肉中的蛋白質提取出來,作為乳化劑去穩定“磨碎”的脂肪顆粒。形成了火腿腸特有的質感。

火腿腸的口感,就取決於這種膠狀結構的強度。肥肉有助於保留隻能在脂肪中穩定存在的維生素以及香味物質。瘦肉增加膠狀結構強度,吃起來口感好。

粉肚隻是簡單的把碎肉和澱粉攪拌在一起,高溫殺菌製作成熟食,二者味道有相似之處,但口感絕對不一樣。

李專員看著興奮的大夥,對韓援朝說:“援朝,我算是知道這倆村發展快的原因了,班子團結群眾心齊。

咱們出來看房子,結果都找到了自己的致富門路,這次參觀算是雙豐收,收獲巨大。

回去咱倆就給地委彙報,首先把這倆村的村台麵積定下來,趁著民工還沒回去,給他們把工廠的地基墊起來。”

洪城縣委的同誌感激的說:“李書記,還是您考慮的遠,像這樣大規模的組織民工不易,特彆是大型的機器,咱們縣裡也沒有,墊村台離了這兩樣,還真是不行。”

張集公社跟來的是一名副書記,他動情的說:“韓書記和李專員,都是張集公社的老領導,這倆村能發展起來,多虧了你們的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