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代買票(1 / 2)

“這樣也行,咱們辦完入住,就讓賓館代買車票和船票,肯定能買到臥票。”

八十年代的賓館,都有為客人代買車票船票和飛機票的業務,招待所就不行,所以儘管賓館的住宿價格高,人們也願意到賓館入住。

孩子們聽說能去濱海遊玩,都高興了。聽勝男舅媽說自己去過濱海,都圍著她打聽濱海都有啥好玩的地方。

誌斌姥娘問老伴:“咱們27號回去,不耽誤你開會吧。”

“不耽誤,我們29號商量事情,30號才開教職工會議。”

“那就好,咱們也坐次大船。天天看著幾層樓高的大船,不知道坐上去穩當嗎?”

“穩當,比坐火車還穩,也比坐火車舒服,上了船你們就知道了。”

這裡隻有勝男舅媽一個人做過輪船,她最有發言權。

勝男舅媽說完,就去張羅船票去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的中國沿海客輪,已經基本淘汰了解放後的“民主”號和“工農兵”號,逐步換上新建造的“天”字號和“長”字號,載客量突破千人。

1984年,為了緩解日益繁忙的海運需求,國家進口了一批客貨兩用的滾裝船,實現了人車貨同渡。

與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公路的糟爛運況相比,沿海水運也不輕鬆,一艘乘員800多人的客輪,賣散席可以塞上去1800多人,連走廊都坐滿了人。

但是,大家依然都很高興!坐船畢竟不用像坐火車那樣,一站一天一夜,喝水和上廁所都困難。

乘船就瀟灑的多了,就是臨上船買到無床位的散席,那也照樣瀟灑。

上船後拿著船票領到草席、毯子,然後就隨便在走廊或者甲板上鋪開坐臥,占據自己臨時的“窩”。

就是離開行李彆處遊玩,也不用擔心會丟了東西,因為船上的乘警非常敬業,隻要是在船上發現丟了東西,乘警就會給查個水落石出的!

八十年代阜城到上海的散席票是6元多,比坐火車便宜一半還多。

乘船出行價格便宜還舒服,因此八十年代客運港特彆繁忙,船票“一票難求”。為了能買船票,不少市民通宵排隊等票。

阜城被稱為“小上海”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阜城到上海有專門的航線,坐船一個晚上就能到了,比坐火車還方便。

阜城物資相對匱乏,而上海則是一個“時尚中心”,阜城人兩手空空乘船去上海,回來時總能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不少人從上海帶回皮鞋、毛衣等,第二天就能到阜城轉手售賣,特彆的方便。所以,阜城總能緊跟上海的時尚腳步,被稱為“小上海”。

阜城到濱海的船票,雖沒有到上海的那麼緊張,可也是人滿為患,主要是阜城人到東北地區,大部分是先坐船去濱海,再轉坐火車。費用比從阜城直接坐火車,能節省好多。

再說了,從濱海轉道,也比直接坐火車節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