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加工點單乾後,給臨水的服裝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在布匹批發市場的附近,自發的形成了服裝批發市場,各種廉價的成品服裝,從這裡流向外地。
家庭服裝廠多了,光靠在本地集市銷售,根本不可能。所以,她們加工的成品衣服,成本加上一兩元就往外批發。
臨水布匹批發市場,外地人比較多,而且來這裡的人,都和服裝業有關,看到這麼低廉的服裝,就會順手捎帶一些,時間長了,就有轉門來這裡批發服裝的。
這裡的服裝價格是真便宜,可質量差彆就大了。有些確實是質優價廉,有些就是價廉質量差。
好多為了降低成本,購買次品布料,做出來的衣服,說不定什麼地方,就會出現瑕疵。
還有為了節省布料,裁衣服瞎湊合,做出來的衣服變了樣,穿在身上特彆的難看。本來在一邊的褲縫,旋轉到了腿麵上。
批發衣服都是批量拿貨,不可能像零售,一件件的仔細挑選。回去零售的時候,彆說大的殘次了,就是些微的瑕疵,顧客也能發現。
下次拿貨的時候,能順利調換是皆大歡喜,要是碰到不給調換的,矛盾就出現了。服裝批發市場每天都有吵鬨的,甚至有動手打架的。
由於是自發的市場,缺乏有效的管理機製,人們用自行車馱著貨物,上麵擺出樣品,就是一個流動的攤位。
工商局的同誌一進入,騎上自行車就跑,雖然每次都能抓到幾個,可大部分都能逃竄。
一些目光長遠的家庭服裝廠,靠的是質優價廉取勝,他們在服裝批發市場開了門市,主動到工商局登記注冊,批發出去的服裝,對出現質量問題的,也給予及時的調換。
正是有了她們的支撐,臨水的服裝批發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優勝劣汰,靠投機取巧發財的服裝廠,逐漸被市場淘汰了。
支撐臨水服裝批發市場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大量的六五式軍服,這就是韓屯服裝廠除名的加工點的功勞了,她們絕大部分加工的都是成套的軍服。
韓屯服裝廠保留下來的加工點,把裁好的軍裝做完後,全部改成了軍大衣。對於家庭服裝廠來說,加工軍大衣費工費時,周期也長,利潤還沒有成套的軍裝大。
家庭服裝廠,賺取的是布料的差價,棉布的價格批零差不大,化纖布料的差價高。軍大衣還沒有成套的軍裝用的的確良多,她們是啥掙錢做啥。
兒童豹紋和虎紋的運動服,投入市場就熱銷,這種服裝沒人能仿製,關鍵是她們買不到豹紋和虎紋的運動服布料。
大衛收到唐裝棉襖後,接著又續訂了五萬件。他要的粗布家庭用品,數量越來越多,不過這些東西,都是韓屯村服裝廠,自己加工的。
軍大衣、兒童運動服、唐裝棉襖,這三種服裝,剩下的加工點滿負荷生產,也供不上訂單。
朝霞舅媽那裡的服裝廠,隻加工軍大衣,東北地區天氣寒冷,軍大衣銷售的特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