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蓮藕(2 / 2)

有了這麼一大筆的收入,這些灘區村莊,幾經討論,都決定先把高壓電接通。

石廟村通電的呼聲最高,新石莊通電了,辦起了紡紗廠。其他的幾個生產隊,都沒有通電,彆說辦廠了,晚上織布靠著煤油燈都看不清楚。

有了明亮的電燈,晚上就能織布,特彆是冬天,下午六點就黑了,乾到晚上十點,四個小時比一大晌都出活,能織半勾子布。

彆的村買不上紗線,石廟村近水樓台先得月,買紗線沒問題,一個村住著,抬腿就到,排隊也在最前麵。

張集鎮可是全區的典範,特彆是這裡的灘區村莊,就因為蓋了統一的排房,進入冬閒,基本上每天都有來參觀的。

張集灘區村莊全部要求通電,在各級領導的協調下,供電部門集中施工,終於在春節以前,這些村莊都如願以償,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明亮的電燈。

進入12月,氣溫降到了零下,二爺負責的麥芽糖廠開工了,山本拿到樣品後,專門去了一趟省城,看到檢測報告,今年的產品比去年的質量更好,他才完全放下心來。

今年韓屯村的一千畝耕地,全都整好了地可至今沒種,就等著年後種大麥。有二爺做麥芽糖的手藝,大麥比種小麥收益高多了。

全村的男女老少,這次是真的忙了起來,主要是包裝用工多。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也沒招臨時工,自己村裡人晚上加會班,就可以了。

人忙活起來,多掙錢還能少生氣。生閒氣,生閒氣,說得就是閒著沒事了才生氣。

11月15日,韓屯村開始送暖。蘭芝惦記她娘,抽空和寶貴去娘家。他倆這次是租車去的,倆人的想法是家裡通暖了,接老人來過冬。

癱瘓在床的病人,到了冬天就起不了床。韓屯村有了暖氣,冬天不能出屋,可在房間裡,能起床坐會。拉在床上,擦洗身子也不太冷。

蘭芝嘴上說的厲害,可心裡還是惦記老人,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親娘。

自從老人回家後,她半個月就去一次,每次都帶著吃的用的,每次回來都唉聲歎氣。

她娘回家後,根本就沒舍得請保姆,蘭芝留下的錢,都被幾個孫子給要走了。

老人不僅沒有保姆伺候,還反過來伺候起自己的兒孫。孩子們都上學,放學後也是瘋玩,沒一個樂意在家乾活的,要錢找奶奶,連個尿盆也不給奶奶倒。

他們進屋找奶奶要錢,都嫌棄的捏著鼻子嫌臭。老太太吃飯彆說讓人喂了,孩子們給她送碗飯,都有意見。

“奶奶,你又不乾活,吃這麼多乾啥,撐的又拉又尿,你自己不嫌臭啊。”

家裡七口人的地,全靠兒子一個人乾,一天到晚累的賊死,回家還得做飯喂牲口,給她端屎端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