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買媳婦(2 / 2)

這裡的習俗是新結婚的外甥媳婦,初三拜姥娘家,得擺大席麵,還得給新媳婦高標準的磕頭錢。所以,家裡過的不是特彆好的人家,一般不讓新結婚的外甥媳婦來拜。

過上一年半載,外甥媳婦再來姥娘家,給個見麵禮就行了,也不用擺大席麵。

趙芳表哥今天一早就來拜年,就是來說這事的,他倒是實在,把姑娘不夠結婚年齡的事也說了出來。有戶口做證明,姑娘的年齡還真不是問題。

趙芳的父母,對自己妹妹再惱,對外甥的態度還是非常好。孩子的婚事解決了,他們也跟著高興,都同意讓他們過來拜。

趙芳奶奶當然同意了,她自己從小看大的外甥,還是比較掛心的。不過老人還是囑咐外甥:“回家告訴你娘,她要是想來也行,明天得先來給你舅和妗子賠禮道歉。要不初三你們小兩口帶著你倆妹妹來,她就不用跟來了。”

婦女們聽了趙芳的話,都難以置信的說:“三芳,你奶奶這是真被你姑給傷透了,以前那麼偏疼閨女的人,竟然讓閨女給兒媳婦道歉,太不可思議了。”

還有人說:“三芳,你要是不說,我們還以為你表哥今天又是偷著來拜年的,原來他外出一年,經曆這麼曲折。不過也好,出去一年就找了個媳婦。”

“天哪,還真有這麼窮的地方,一家人就一身棉衣,九口人蓋一床棉被,冬天可怎麼熬過來的。”

二奶奶告訴大家:“我聽俺二嬸子說過,西北和東北一樣,家裡都是睡火炕,到了冬季,屋裡比較暖和,和咱們現在有暖氣差不多,穿著單衣在屋裡還行,不過出門就得穿皮襖。

東北不能種棉花,大西北咋也不種棉花,沒棉花的地方冬天真難熬,一床鋪蓋用一輩子,死硬死硬的,一點也不保暖。”

村裡人現在不叫趙芳姐妹的小名了,從三檔變成了三芳,下麵的倆個妹妹也成了四芬和五荷。

其實三芳還不如三檔好聽,以前大戶人家納妾,按照進門的先後,就是二房三房的叫。可是大夥都這麼喊,趙芳也習慣了,答應的特彆爽快。

寶山奶奶也不挑理,村裡就她們一戶外姓人,彆人叫趙芳她反而不太高興。她認為三芳也比趙芳好,趙芳一聽就不姓韓,好像不是韓屯村的人。

這幾年韓屯招了幾個女婿,可他們都是韓屯的至親,和趙家這種外來的逃荒戶不同,在村裡沒根沒底,連一家遠親也沒有。

看寶山奶奶的感受,落葉歸根,還真有一定的道理。

老四趙芬的時運特彆好,她上學雖然晚,可是趕上了好時機。去年學製改革,她本來該接著上高三,可她成績好,被允許參加高考,當年高考人數少,錄取比例大,她順利的考上了省醫學院。

今年放寒假,她回村後就去村裡的醫院幫忙,韓屯村加上她三個考上省醫學院的了。

韓玉臣的三兒子今年還是沒回家過年,去年還找了個理由,說是在醫院值班,今年他們家根本沒提兒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