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金首飾(2 / 2)

帶著老繭的手,摸上綢緞就能掛出絲來。起了絲的綢緞,看起來毛糙,新衣服成了舊衣服。

韓屯村的婦女,這幾年都沒怎麼做過農活,家裡的豬羊也很少喂,大部分是孩子們在照管。

從八二年村裡恢複食堂開始,她們連飯都很少做,即便是做飯,輕易不蒸饃,都是在食堂裡拿現成的熱饅頭。

婦女們除了上班就是織布,她們在一塊說起話來,都笑著說:“洗衣服用洗衣機,打掃衛生用老爺們。”

這話說的特滿足,還帶些小驕傲。

由於很少乾家務活,韓屯村婦女的手,都挺細膩柔軟,起碼摸上綢緞掛不出絲來。

韓屯人穿唐裝,每年也就過年時穿幾天,大夥平時都是穿運動服,結實耐磨乾活還方便。

每年進入陽曆的11月15日,村裡就開始送暖氣,一直到來年的3月15日,室內溫度保持在二十度以上,穿運動服厚薄正合適。

室外溫度低,外出就裹上棉大衣,現在的棉大衣,保暖是第一位,每件套二斤的棉花,穿外麵隔風保暖,看著臃腫可特彆的實用。

韓屯村的男爺們,其實挺喜歡自家老娘們穿唐裝的,看著養眼啊。

韓屯的婦女,都跟接待處的趙芳她們,學會了梳花苞頭。五十歲以下的都不挽纂了,一律梳個花苞頭,簡單還利索。

小姑娘不紮兩條麻花辮紮馬尾,高興了也紮花苞頭,看起來就是洋氣。

在韓屯村婦女的帶動下,在韓屯上班的女工,也都梳花苞頭和馬尾。不過其他村的婦女,很少有跟著學的,個彆人梳個花苞頭,村裡人都笑話她們:“真當自己是韓屯人了,也不看自己穿的衣服配不。”

花苞頭配唐裝,看起來非常協調。紮個花苞頭穿件花棉襖,畫風特彆不符。反過來,很難想象紮著兩把小刷子,穿唐裝是啥感覺。

這次去京都,大夥也沒商量,結果都把唐裝穿上了。看來,還是覺得唐裝好看。

韓愛民和劉冉,周勝英和桂金,加上吳衛華誌遠和吳馨兒大衛幾人也跟著一塊回去。

悠悠家其他人,沒有跟著去京都的,愛民和劉冉結婚時,家裡人都去過京都。那時的金價比現在便宜多了,做工款式都比較精致。

在姥姥和悠悠的有意引導下,家裡人都沒少買首飾,金銀珠寶都有。這幾年家裡人外出,碰見合適的就購買,舅姥娘家能作傳家寶的,就存了不少。

劉冉和桂金,初七就得上班。她倆還有一個任務,帶著村裡人逛京都。現在的四九城,麵積雖說不到後世的十分之一,可要是沒人帶著,兩天的時間,真逛不過來。

村裡人在京都的住宿,是震宇公司的林總給安排的,就安排在自己的飯店裡。這幾年,震宇公司在京都購置了不少的四合院,讓林管家給改建成了吃住一體的連鎖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