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準備中(2 / 2)

這一套織錦緞的被麵可是十床,一床三十元錢,一套三百元,十套就是三千元。

村裡人見“大一號”給老人和自己買,也都增加了數量,給自己和老人購買一套。

這些婦女笑著自嘲:“咱就是窮命人,有錢也不會享受,光想著給孩子們準備了,咋連自己都給忘了。”

全村人訂了快一百套的織錦緞被麵,有些人不僅要七彩緞的被麵,現用的還買了被裡和被套,這一係列的東西置辦齊備,最少的都超過了千元。

二奶的時間緊,姥姥給玉玉打了個電話,兩個小時後,這一係列的東西就送了來。由此可見,玉玉的辦事效率特彆的高。

玉玉還納悶哪,這都該過年了,咋一下子要這麼多的綢緞被麵。在電話裡問:“姑,年後被麵可就不好賣了,您備的貨太多了。”

姥姥告訴她:“玉玉,這都是村裡訂好的,我就多要了五套備用,真的不算多。”

玉玉驚訝的說:“姑,韓屯村的人,可真舍得,咱臨水城裡,孩子結婚也舍不得陪送成套的織錦緞被子,能套兩床就是好的。”

讓玉玉驚訝的還在後麵哪,也不知道是咋傳的,石廟村的人都聽說七彩緞的被麵要漲價了,一下子都湧到姥姥的代銷點裡,爭著買織錦緞的被麵。

姥姥怎麼給她們解釋,這些人就是不聽,她們可是知道,韓屯村的人年後集體去京都,購買金銀首飾,結果金銀真的漲價了。

石廟村各家也是不差錢的主,種大棚菜的已經回本了,沒種大棚的錢在家裡放著,又不會下崽,隻能是越來越不值錢。

農村人不會說貶值,可錢越來越不值錢,這種說法真的讓人挺無語。

反正七彩緞的被麵,早晚都得用,特彆是家裡有兒女的,趁現在便宜,早點買了放起來,省得以後漲價了吃虧。

農村人很少有叫織錦緞的,他們形象的把織錦緞叫做七彩緞。冬梅的一套七彩緞的被子,讓年輕的婦女心癢難耐,三百元錢對於石廟村來說,還不算大錢。

石廟村的人口多,都買的話最少得幾百套,姥姥再三保證不會漲價,現在該過年了,進貨不方便,讓她們年後再來。可她們都不信,還沒見到東西,直接就先把錢留下了,不收都不行。

在韓屯上班的女職工,跟過來的退伍兵家屬,見這兩個村的婦女都搶購七彩緞的被麵,也都加入進來,也是奇怪了,她們也不挑花型,都是成套的購買。

八八年以後,這種七彩緞的被麵,連續的漲價,這些買了織錦緞被麵的人,可是高興壞了,都覺得自己當初做了個正確的決定,可算是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