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蘇葉在旁邊北坡上挖回六根直徑都不過一尺的小樹根回來。
下午,按茶盤相對應的高度,蘇葉把六根樹根都鋸成樹墩模樣,稍為修整一下,都交給了蘇世偉。
這一天,是蘇葉和眾人進山的日子,卯時正,蘇葉和葉德祥背著滿滿的大背簍,帶著著工具在村口和大部隊集合。
除了葉梅和蘇卉,其它人都來給她送行,都看著她,再多叮囑的話在家已說完,蘇葉看向他們,微笑道:“放心,我會小心。”
蘇葉和葉德祥走在隊伍最後,蘇景林看著她的背影越來越小,心裡有著淡淡的憂傷。
秋天的清晨清涼如水,蘇葉穿了兩件衣服,好多人推著獨輪車,走得並不快,蘇葉和葉德武越過他們,走前麵,蘇景昊和謝衛華兩人走得更快,離大家有點遠了。
蘇葉發現上山的路變了許多,路變寬一倍,坑坑窪窪的地方沒了,前半山上居然還搭了一個茅草棚,蘇葉感歎:“這一路變化和許多”
葉德武笑著說:“過年後你就沒怎麼來過這裡了吧”
蘇葉:“五月份時去掰過竹筍。”
葉德武道:“這地界種地的田地太少,好多人家不像我家一樣一氣能開這麼多荒地,所以地裡出產隻能維持生活,要買生活用品,娶媳婦的聘禮,嫁閨女的嫁妝,生病花的錢都要想辦法從其它地方掙回來。”
葉德武換了口氣,才又說:“這兩年不僅是我們村不下雨,很多地方雨水也很少,所以進城謀生的人太多了,現在在城裡找個工做太難了,所以村裡人把目光瞄向山林”
蘇葉想起了曆史上華國發生的□□,前世蘇葉家雖屬南方,但小時候也曾聽伯娘們談論過那三年自已在娘家時吃過什麼,談論吃得最多的就是芭蕉樹心煮出來的東西,聽說那三年北方有幾個省很是悲慘,山上樹皮吃光,草被吃光,那隻是聽說,書上也是輕描而過。
這輩子,蘇葉真心不希望有這種事發生。
這地界山上野果雖多,能加工儲存隻有板栗,板栗山上也很少,除了木屋旁的幾棵,其它地方都沒見著。
不過蘇葉覺得這福家村位置真不錯,在盆地裡,四麵都是山,村裡打的井有幾口是深井,這兩年雖說雨水少,但井水水位基本上沒怎麼下降,缺水的危機還感受不到。
蘇葉和葉德武到了木屋,蘇景昊和謝衛華早到了,幾個人打過招呼,各自坐下來等著後麵的人。
大家把獨輪車放在了木屋裡,之後的路程走快了許多,經過山藥地,此時山藥葉子沒枯黃,還是鬱鬱蔥蔥,長得真好,山藥地裡麵年前設的陷阱還在,一排木頭紮成的木橋橫擱陷阱上麵,供人通過。
一行人一直沿著小溪往裡走,蘇葉發現這路被人稍為整過,不是很難走,看來這一群人走這條路很多次了,途中遇到野兔或野雞沒人動手。
中午大家坐下來休息,吃了乾糧,繼續趕路,之後一路上,遇到野兔或者野雞大家出箭射殺,提著走,申時中,前麵的人停了下來。
蘇葉和葉德武前麵的人對他們說:“到地方了,今晚就在這裡過一晚,前麵我們修了一個窯洞。”
蘇葉:窯洞?
前麵的人散開,蘇葉和葉德武朝前走,發現左手邊山壁前麵搭著長方形的茅草棚,茅草棚中間,有一個窯洞,木門正開著。
蘇葉和葉德武進了門站一側,愣住了,這窯洞估計有五米寬,十米長,兩側砌有大長坑,中間有一米寬的走道,問題是牆上和頭頂砌的是石塊,還相當平整,兩側長坑上還各開一個小矮門,後麵不知是什麼。
最裡麵點起了油燈,每個炕裡麵都砌有一個大灶,一個灶上居然有一個鐵鍋,有一個人提著水桶往鐵鍋裡倒水,下麵有人升起火。
蘇葉.....這是哪裡?
謝衛華見她迷糊,笑道說:“這原本是個山洞,我們決定把這裡做成落腳地,把山洞擴大了一些,用石頭砌牆,不用擔心上麵塌下來。”
謝衛華指著右邊炕上的一個矮門說:“那裡麵是個小房間,有個小炕,你一個住那裡,左邊那裡,開門過去走幾步是茅側,晚上不用去外麵方便,較安全。”
蘇葉......居然還有茅側
蘇葉:“誰想到的”
謝衛華笑著說:“我”
葉德武朝他伸出大拇指。
謝衛華笑著對兩人說:“你們把東西放下吧,晚上燉個野雞湯,吃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