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眾人並沒出去逛,趕了一天路的一行人早早地休息。
次日,因休息一天,眾人起來都不早了,起來時都精神抖數,蘇葉、蘇景林、謝衛華、葉德武四人一背一個空背包出了客棧,在早市攤位上吃了熱騰騰的麵條,四人沿著一條大街慢慢逛起來。
許今日是趕集日,又是深秋時節,人很多,這地界去年也經曆了蝗災,今年是災後第一年,夏收時冬小麥收成都不錯,玉米紅薯收成更高,有了足夠的糧食填飽肚子,不用再買高價糧來維持生存,想來每家每戶都能緩過來了,有了點餘錢,普通人家到年紀成婚的姑娘,小夥子也該談婚論嫁了。
所以大街上人來人往,人人臉上洋溢著笑容,街道兩旁邊擺著各式攤子,各種幺喝聲不斷,幾人一路看到的幾家布店生意特彆興旺,光顧布店的全是大娘小媳婦小姑娘,都在仔細地挑選自已喜歡的布料。
蘇葉慢慢看著街邊的小攤位,在一個木雕攤子上停下來,這木雕攤子上擺著各式樣的木頭做的生活用品,木梳、各式各樣的木釵,外麵雕著各種圖案的木碗、木杯、木盤、小木勺…….,蘇葉每樣都拿起來仔細看了看,愛不釋手,這些小東西做工都很精致,打磨得很光滑,雕的各種圖案栩栩如生,這圖案中有一絲靈氣,不像她自已雕出來的滿是匠氣,蘇葉覺得這都能成藝術品了。
葉德武看見蘇葉看過一個就問攤主那個怎麼賣,蘇葉一一看過去之後,把自已喜歡的都挑出來,她覺得如果不買回去會一直惦記著,且聽著價格也不高,蘇葉挑完時,小攤上的東西挑出了一半,蘇景林三人沉默了一會,葉德武和攤主討價還價,最後隻比原價便宜了一點成交。
謝衛華把東西收到背著的空背包裡,幾人走了離小攤有段距離,葉德武才問蘇葉:“葉子,那些除了木梳和木釵,其它的都是用不上的,你買回去乾嘛?”
蘇葉心情很好,微笑著說:“我喜歡,你不覺得這些東西很美嗎?”
葉德武:美嗎?
蘇景林:有點靈氣也不是古董,更不是好木頭做的。
謝衛華:是有些靈氣,葉子喜歡就好。
到了一間賣文房四寶的店鋪,蘇景林對各種筆墨紙硯,流連忘返,挑了許久買了十來支筆,五十錠墨,紙硯沒買,謝衛華眼裡閃了閃,這兄妹倆買東西都喜歡量大的。
四人從文房四寶店出來,發現已經到了午時,四人都沒想到隻逛那麼點地方用了那麼長時間,謝衛華眼尖,指向一個地方,說:“那有個河鮮小館,我們去那吃東西吧。”
蘇葉歡喜道:“我要吃”
蘇景林笑著說:“武哥呢?”
葉德武也開心地說:“太好了,很久沒吃到河鮮了。”
四人進了河鮮小館,小館不算很小,擺有八套桌椅,都是十人位的,此時隻有一桌人在吃飯,店小二把四人迎到一台桌旁邊,幾人坐下後,店小二把菜單拿給他們,菜單隻是簡易的菜單,沒插圖。
四人合力點了十個魚菜,加一個素菜,店小二確認他們就點這麼多,有些遲疑,問:“諸位後麵還有人來?”
葉德武笑道:“沒有,放心,不會浪費”
上得最快的是白灼河蝦,這河蝦又鮮又嫩,眾人剝著吃了一會,蘇葉看盤裡的餘下的幾隻,蘇葉還想多吃一些,說:“這個很好吃,再要一盤吧?”
葉德武說道:“要,真鮮”
葉德武叫店小二過來,加一盤白灼河蝦,第二個上的是清蒸鱸魚,這鱸魚蒸得恰好,魚肉鮮嫩,一條鱸魚每人幾筷子,都沒怎麼嘗到味就沒了。
第三個菜是酥炸小魚,這個量大,小魚不到兩指寬,外麵裹了麵粉和雞蛋,炸得金黃,外酥裡嫩,這不知叫什麼魚,中間隻有一條魚脊椎骨,吃起來一點也不麻煩。
四個人把菜都吃光了,蘇景林謝衛華葉德武剛飽,蘇葉叫了一小盆的白米飯泡著酸菜魚湯吃了,才飽,店小二對他們的飯量佩服至極。
對於在江南長大的他們來講,這餐河鮮滿足了他們口腹之欲,也解了他們埋在心底的思鄉之愁,雖說福家村已替代江南原先的家園成為大家的根,但江南橫七豎八的各小溪流,歪歪扭扭的小村巷,各種籬芭小院,甚至那條在村裡晃蕩的癩皮狗,都成為大家心底永不褪色的記記。
從河鮮小館出來,葉德武悠悠道:“不知為什麼,這一餐吃得特彆滿足。”
蘇景林:肚子和心靈上都滿足。
四人拐過另一條街繼續逛,蘇葉他們看到了賣乾海貨的店鋪,四人走過去粗粗看過,覺得都不如京裡的好,便走開,過去幾間是一家皮毛店,這回輪到葉德武賴在裡麵不走了,仔細看過去,問了價格,最後不好意思買了幾張兔皮。
接下來看到的各種店鋪,各類貨物,都不是他們感興趣的,草草看過就轉回客棧,此時應是申時中了,街上的人群散去,街道上的人變得稀稀落落。
四人回到客棧小院,大部份人都回來了,謝雯三母女坐院裡石桌上,看蘇葉回來,打過招呼,蘇暖好奇問蘇葉:“今天買到什麼?”
蘇葉答:“木頭雕的東西”
蘇暖:這愛好真不一樣
一夜無事,次日清晨,早晨過河的人多,車隊排著隊過河,快到中午時車隊才全部渡河,這渡河快耽誤一個上午的時間,原定晚上的落腳點重新定下,時間變得寬裕,下午趕車就沒那麼著急。
馬車慢悠悠行駛,遠遠地見到了高山,自打過了河,蘇葉近期有些浮燥的心平靜了下來,坐在車架上,欣賞著官道兩旁邊長出像韭菜一樣齊齊整整的麥苗,甚至和蘇景林討論著哪家的麥苗長得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