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吹牛不打草稿(2 / 2)

黎父認為,隻要沒有耽誤田地裡的活計,隨便他們出去乾什麼。

做木工也能賺,但是沒有做小生意賺得多,他當然不會出頭做惡人攔著兒子們。

黎母看得更簡單,不管誰出去擺攤,賺回來的錢大半交公小部分他們自己留著。

留著也是給孩子們花用,她放心,能夠多賺一些更好。

自打三郎中了秀才之後,石氏就到處去托人打聽,也了解到。

接下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進京趕考需要花費很多銀兩,家裡還要努力為三郎攢錢呢。

黎二嫂想得更簡單,她的廚藝比不上大嫂,賣賣豆腐就可以了。

像是湯麵說得容易,要做得好吃吸引回頭客,就隻能是靠著大嫂的好手藝了。

黎大嫂,黎大嫂更不用說了,她還想著努力給孩子們攢聘禮嫁妝呢。

之前賣豆腐是在正大街,因為方便人買了直接回去做飯炒菜。

這次要賣湯麵的話,方青青和大哥大嫂一起去縣城裡考察了一番,一致認同將麵攤擺在學館附近最好。

桌椅板凳簡單,黎老頭帶著兩個兒子去了附近的山頭一趟,回來忙活幾天就做好了。

都是按照方青青給出來的圖紙樣式做出來的,還特意進城去多賣了鍋和爐子。

雖然花費不小,黎母一咬牙,倒也舍得了。

做生意不就是這樣,哪裡有隻進不出的道理。

年前黎大郎他們進縣城多次賣豆腐,關於買賣的一些基本規矩也都了解了,知道要在那裡擺固定的麵攤需要去哪裡交費交多少等等。

反正人多力量大吧,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不少,但因為老黎家的人齊心協議。

不到十天,一切準備就緒,麵攤可以開始營業了。

方青青還給公婆大伯二伯妯娌都畫了餅:“現在隻是麵攤,如果生意好,我們說不定還可以去縣城裡開店。”

揉麵和麵做澆頭這些在家裡她都告訴黎大嫂該怎麼做了,一開始就把那個老阿婆的故事告訴了黎家人。

當然,為了避免穿幫,方青青還告訴他們:

年後老阿婆的兒子媳婦把她接到省城,共享天年去了。

“以後三郎哥哥高中當了官,到時候就把爹娘一起接到京城去享福。”方青青提前替秀才郎立fg了。

反正,以後當了官的黎三郎確實是這麼做的,她這也不算吹牛不打草稿了。

一開始也沒想著要把生意做得多大,所以黎大郎他們計劃著隻安排了四張桌椅給客人。

而在第一天麵攤開張的時候,方青青還特意請人寫了一張超大超級醒目的廣告招牌語:

“今日開張,清湯麵特價優惠,四文錢一碗。”

等明天就恢複到正常的市價,五文錢。

這個價錢也是一家人商量之後安排決定的,這個清湯麵指的就是一般的湯麵,加幾片青菜葉子加一個雞蛋。

有了回頭客之後,再加上肉料的澆頭,那個時候一碗麵價錢再提高。

等以後如果生意做順了,方青青還打算讓大嫂提前做好茶葉蛋單獨拿出來賣。

鍋裡麵的水燒開之後熱氣騰騰的,黎大嫂站在攤位前開始和麵揉麵擀麵,一整套動作宛若行雲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