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生活的智慧(2 / 2)

交給公中之後,剩下的他們幾個人分了。

石氏拿著交到她手上的350文,微笑點頭,特意表揚了今天出去乾活的幾個人。

黎老頭是一個老實的,一般都悶頭乾活話語不多,而老黎家這些年來能讓病秧子秀才郎一直可以讀書還能攢下一點家底。

其實都是石氏操持的好,家裡的錢財都是她掌握著,而家裡的事也都是安排妥當的。

每個人該乾什麼活乾多少時間,每天早上都是石氏調度好,而後家裡人再齊心協力的一起去做。

於是,這個家才會越來越興旺的。

趁著這股子熱乎勁,石氏又跟著告訴大家:“今天三郎也交給我一兩銀子了,是這幾天他抄書掙得的錢。

看著是不多,一兩銀子而已,你們這些天以來辛辛苦苦的乾活大概也可以掙這麼多。”

確實,現在黎家麵館的生意好,於是說話也就都有底氣了。

接著石氏卻是話鋒一轉:“可是你們是這麼多人辛辛苦苦一大清早的就開始忙碌著,而三郎隻需要坐在屋子裡就可以掙錢,所以還是讀書有用啊。”

黎大嫂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兒子,黎二嫂也看了看兒子們,妯娌倆又有誌一同的望向她們各自的男人。

難得這一回,妯娌倆心有靈犀,想法都是一樣的呢。

石氏瞅著她們,嘴角撇了撇,卻是說道:“要知道的,你們也都彆怪我偏心,一開始家裡為什麼隻有三郎一個人讀書?

那是他自己有本事,能夠安心讀下去。”

老黎家的老老小小都知道的,黎三郎最初能夠讀書,靠的除了是好心的夫子也確實憑的是他自己的本事。

開始他讀書,沒花什麼錢的,後來也是因為看到了希望一家人才能夠這麼咬緊牙根的一起供著他。

賣夠關子了,終於,石氏吐出了最後的心裡話:

“是我和你們爹沒本事,沒錢供你們都去讀書。但是吧,我把話放在這裡了,以後有機會有條件也都把你們的孩子送去書院。”

“現在老三讀書基本上不花錢還能自己掙一點,我們所需要的,隻是攢錢給他進京趕考做路費。所以你們也都悠著點,該努力的還是要努力一把。

你們生意的事情,老三媳婦也跟我提過了,攤子已經擺出名聲了其實就可以做大一點。

現在隻是麵條包子,以後可以加上炒飯啊煎餅啊什麼其他的,這些我都管不著。

生意做大了本錢夠了,說不定我們也可以在城裡開一家麵館,反正家裡的日子肯定是會越來越好的。

隻是一條,我和你們爹都還在,家裡不分家。一家人齊心日子才能過得好,希望你們都不要忘本。”

這一次,石氏中間不帶停頓的,一口氣說完了。

之後也不管其他各人的反應,卻是從布兜裡掏出一串錢,這一串是一百個銅錢。

石氏不懂得算數,銅錢多了有時候也數不過來的,但是她會計較啊。

她有著生活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