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特權(2 / 2)

一整鍋湯都變得更加鮮美,那些材料都是家裡自產或者山上尋回來的,讓麵湯更加的鮮美但是價格跟彆人家差不多的。

所以生意才會越來越好,吃過了“黎家麵館”的清湯麵,基本上都會成為回頭客的。

而通過這件事,聰明的黎母更是得出了結論:

讀書人厲害。

老大媳婦之所以熬出來的湯好喝,是老三媳婦提供的法子,用的材料看著普通。

可如果不是老三媳婦看了書懂得那些,他們這些大老粗,天天見著還都以為隻是野草根本就不當一回事呢。

黎大嫂黎二嫂也是這麼認為的,於是她們就更加勤快的把屋裡屋外的活都給乾了。

隻希望老三媳婦更多一點時間,孩子們可以和她一起多學學。

石氏更是有私心,現在家裡人都搬到了縣城,小妹以後說親的對象身份肯定就不會太低了。

哪怕是看在她有個秀才郎以後還可能是舉人老爺的三哥的麵子上,媒人也隻會把那對象往高裡拔。

但是石氏卻始終知道,有多大的肚量才吃多少的飯,如果小妹自己沒有本事隻是靠著兄嫂哪怕嫁入了好人家也不一定守得住。

隻是希望,她多和她三嫂相處,不但可以學一點三哥三嫂的本事。

也可以,多沾染一些她三嫂的福氣。

至於說鋪子裡麵的許多素菜包子,則是石氏的主意,反正麵都是大量一起買的價格上會有優惠。

至於餡料,老大媳婦調和的,也是菜園子裡自家種的蔬菜。

反正人多,連夜做的大白麵素菜包子做了許多,今天進門的客人吃碗麵的話都可以額外送一個包子。

結果第一天的生意非常不多,主要是人很多,彆說幾個孩子就連黎老頭黎母都在鋪子裡幫了一天的忙。

從早到晚,不是招待客人就是在後廚幫忙,洗洗刷刷的。

累是真的累,可是各人精氣神十足,都在等著老三媳婦算賬。

開業第一天,包子是附送的,主要是糖水和湯麵。

湯麵賣的是多,不過也是因為今天搞活動,實際上一碗掙的沒有往日多。

但是總數量多啊,加起來還是十分不錯的。

方青青讓大毛二毛一起幫忙,數清楚了銅錢數,到這種小鋪子吃東西當然不會有人用銀錢了。

基本上都是用銅板的,加起來今天一共收了1200文錢。

這隻是毛利,扣除本錢的話自己大概能拿到一半的盈利。

就等於說今天大概有五六百文的盈利,這也不錯的了,比擺攤強一些。

如果天天有這樣的利潤,一個月三十天那可是相當於能掙十八兩呢。

順利的話,不到半年買鋪子的錢就可以賺回來了,以後鋪子是自家的多餘掙的全部是節餘了。

多好啊。

“不過第一天是因為有買有送所以客人多,以後就不一定天天有這麼好的生意了。

而且今天可是家裡所有人都在鋪子裡幫忙,這些勞動力成本也要扣除的。

按照這樣算的話,今天沒有掙到六百文,最多也就五百文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