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多給女孩子一些出路(2 / 2)

而想必夫子也不想給人落下“攀附”“結交”權貴的形象,日後黎修平再獨自前去拜訪更合適。

既然如此,老大老二家裡的,都安排著準備孩子們正式開始讀書學習的事情了。

既然是要正式的去書院讀書, 可不再是以前的隨便學認字了, 首先要聽從規矩。

在黎大郎黎二郎看來,他們的孩子能夠真正去書院, 首先應該感謝的是老三媳婦再就是老三了。

所以他們鄭重的對幾個孩子說道:

“不管日後你們能否出息,卻一定要記得,這一切的好處都是你們三嬸給你們的。

日後要好好地孝順三叔三嬸,如若不然,我一定會拿棍子使勁的抽你們。”

大毛二毛三毛四毛齊齊的嚇到了,都是一臉驚恐的點頭。

爹大伯板著臉教訓人的時候,是很可怕的,就連爺爺都沒有爹大伯凶!

又聽說,那個夫子是全縣城最嚴厲的,喜歡打學生手板心。

最小的四毛首先就哇的一聲哭出來了,他後悔了不想讀書了行不行?

雖然是梁老爺出麵打聽的,但因為黎家這邊是石氏和方青青帶頭,自然和她們聯係的就是梁太太了。

梁俊傑沒有去過這家書院,但是梁太太說了:

“縣城裡各家書院的規矩應該都是差不多的,一開始拜見夫子的時候,要準備束脩六禮的。不過因為孩子們日後的午飯會是在書院吃,還有筆墨紙硯以及書本什麼的,加起來差不多一個人一年大概需要二兩銀子。”

梁太太又告訴她們:“這是俊傑以前書院的規矩,現在這位梅先生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吧?”

石氏感覺自己有些心絞痛了,終於更加的知道讀書的難了,這還真是太太太貴了。

一個孩子就需要二兩銀子,他們家的四個孩子如果都去書院,一年那就是需要……

想了半天,石氏沒有算出來,倒是方青青告訴她了:

“一共需要八兩銀子。”

那可是八兩銀子啊,如果不是青青給家裡帶來了好運現在可以做點小買賣,以前他爹帶著幾個兒子一起種地一年也攢不下八兩銀子的。

主要是,以前黎三郎讀書,基本上沒花家裡什麼錢財所以這會兒石氏心痛的感覺才會更甚。

如果是加上束脩一起還有書本費,方青青覺得這個可是一點都不貴的,她都能拿得出來。

不過看她婆婆的臉|色|,似乎不這麼認為的?

之所以說讀書難,目前這個時代能夠識字的人還是太少太少了,就是因為這個讀書太費錢了。

哪怕家裡有點小錢可以送孩子去學堂,可是念書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成功的事,萬一要是念個一兩年家裡沒錢繼續讓孩子讀下去了?

結果呢,沒學到什麼東西又浪費了時間,哪怕一直讀一直讀就能保證一定可以考上秀才舉人以後當官?

彆的不說,有些人可是念了一輩子的書,最終就連秀才都沒有考上的。

就算,像他們紅橋村的老秀才,卻也隻是止步於院試。

三年又三年的,他不知道去了府城的貢院多少次,每次都是信心滿滿的參加鄉試。

結果真的一直都是考到老,也沒成功,最終隻能回鄉當個教書先生。

就是原本,黎家人也沒想過三郎能一次就考中秀才甚至是舉人老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