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 / 2)

於是,他的嘴唇,就輕輕的碰到了她的額頭。

好像是親到了,又好像沒有……

不行,黎修平的麵部在發燒,不停地背誦著聖賢之書裡麵的文字內容企圖讓自己快點靜下心來。

“青青。”黎修平又喚了一聲。

剛才那樣短暫的接觸,方青青當然感受到了,她又不是木頭。

隻是,也感覺有些尷尬,就隻能裝無知了。

這會兒又聽見了某人的叫喚,沒好氣的問道:“你老是喊我的名字做什麼?”

“你的名字好聽,我想多喊幾次。”

傻子,呆子,這種土裡土氣的村姑名字有什麼好聽的?

心裡是這麼埋怨的,方青青臉上的笑容卻很甜,“沒有你的名字好聽,三郎哥哥,娘說過你的名字是夫子取的是嗎?”

“是的,那個時候老先生特意讓我也去私塾裡讀書,不過村裡叫三郎的兒郎太多了於是就幫我取了這個名字。”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取自《大學》裡麵的一句話,也代表著老先生對他未來的美好祝願;

於是,就取名“黎修平”。

這個名字很好,黎修平一直用著心裡也感念著老先生的恩義,以後沒打算取字就直接叫這個名號挺好的。

用過了晚食之後,回到房裡,黎修平與方青青說道:

“我跟同僚們打聽過了,目前京中有幾家學堂都很不錯,不過我對其中的明德書院印象最好。”

實際上,這是他在翰林院的長官推薦的,主要是因為除了國子監之外這家書院是整個京城所有書院中藏書最多的。

目前黎修平還沒有這個本事可以讓侄子們恩萌進入國子監讀書,以幾個孩子的水平估計也考不進去,肯定是要先找個其他的書院讀幾年的。

而且大哥二哥都跟他商量過了,大毛二毛年紀不小了,讀的差不多就行。

主要是兩個孩子從小在農村野慣了,思維習慣已經養成,一開始能夠讀書識字是覺得新鮮興奮。

時間長了卻是坐不住,就連善於利用各種方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的方青青也認定了,可能他們不適合走讀書考試那條路。

反正三嬸也說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讀書不行還有彆的事情可以走不一定非要一條道走到黑。

他們的父母也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們自己也都不是讀書的料,不好對孩子要求太多的。

現在一起跟著進京主要是在能不能在京城找個事做,黎大郎夫婦黎二郎夫婦一致認為,如果能在京城活下來絕對比一直待在鄉下或者縣城裡好太多了。

黎修平比他們知道的更多,也計劃的更多。

比如說,為什麼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

畢竟京城的消費太高而真正的高官貴族還隻是少數,京城最多的是五六品的小官小吏,家產不豐人情來往又多的情況下可能請不起可靠的下人。

所以很多人當了官以後會帶著老父母、家裡的兄弟子侄一起上任,主要是讓他們幫著操持家裡的庶務。

還可以幫著跑跑腿應酬交際什麼的,有一些事情交給外人始終是不放心的,當然比不上自家人的貼心可靠。

同時,這樣也可以提拔自家人。

就像是黎修平上職以後,有好幾次都讓大毛幫著傳話送東西什麼的。

而三毛四毛還小,沒有定性,他們的爹也想讓他們多讀幾年看是否能讀得下去。

<a href="" target="_blank"></a>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網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