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黎小妹還不知道公公有如此“宏偉”的想法,要不然隻怕是會徒增壓力。
所幸她和梁俊傑到了省城也有依靠,那就是周健安,因為有黎修平這個橋梁作為相互牽連的依據。
之前梁俊傑也和周健安認識了,所以到了省城之後他就直接找周同窗,不但可以借宿還可以向周同窗——
不對,應該說是周舉人,討教學習。
畢竟周健安隻是在最後的春闈中沒有取中,跟黎修平他們相比差了一大截,在省城卻也還算是出彩的。
實際上他可是真正的舉人老爺,當初參加秋闈的時候考得也很是不錯在他們省城也算是比較出名。
遺憾的是,梁俊傑也隻是跟周舉人討教了幾天,就失去了機會。
因為周健安決定了,要提前進京,甚至打算在年前就動身。
其實已經有過一次進京趕考的經驗,周健安也知道年後再動身也來得及,甚至有時間在京城找個院子安置下來。
可是想到昔日同窗如今的黎大人,他就坐不住了。
在京城以外的學子們看來,黎大人的飛升之路那可是十分的順利,進士及第金榜題名直接就成為了狀元郎。
然後被皇上欽點在翰林院學習,做了不到一年的翰林院修撰,就晉升為侍讀學士跟著母妻都得到了誥封。
可以說,黎大人的這條路,正是所有讀書人認準了的青雲路。
而周健安有幸曾經跟黎大人是同窗,不僅有同住還有曾經一路同行的情誼在。
他就想著,早些去京城如果能夠見到黎大人,跟他求取一些經驗到時候參加會試甚至有可能參加殿試是不是會更加的便利一些?
經曆過一次的周健安深深地明白,進京趕考學識固然重要,但是你的見解能否得到當今天子的賞識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他並沒有如同黎修平方青青猜測的,等秋闈結束出了結果說不定會和考中了的梁俊傑結伴一同進京。
反而是提早動身,甚至是打算在京城過新年了。
與周健安同樣想法的舉人老爺們其實不少,其實是周舉人原本家裡條件就不差,因為他舉人老爺的名頭更是多了一些福利。
因此,也不用擔心多在京城住幾個月所需要的花銷,反而是和彆人一起結伴同行在秋闈還沒開始之前已經動身出發了。
無奈實在是路途遙遠,哪怕都提前做好了準備路上盤纏充足,這次照樣是跟著商隊一同進京的周舉人也是耗費了半個多月才到達京城。
與他同行的是這三年在府學溫書結實的同窗好友,照樣是學識尚可家境不差,更因為知道周健安與黎大人熟識多存了幾分結交的心思。
當然了,周健安並沒有想到那麼多,一路上與同窗除了探討學業知識兩個人聊得最多的也還真就是黎修平黎大人。
實在是黎大人的經曆在他們府學乃至整個省城都傳遍了,是他們所有讀書人的榜樣。
隻是越靠近京城了,周健安心裡反而是忐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