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砍價的樂趣(2 / 2)

在黎修平看來,陽豐縣縣城裡麵做小買賣的人不多,可能是因為他以前一心讀書後來開始關心庶務的時候。

方青青已經拾掇著黎大嫂開鋪子、黎二郎走商賣貨,見識了很多大買賣的場景。

實際上,主乾道的那條街後麵,再過去坊市分開的地方做小買賣的人還是不少的。

像什麼冰糖葫蘆糖人都是最常見的,反倒是以前黎大嫂那樣的街邊擺攤賣包子賣豆漿的人幾乎沒有看到。

差不多半個時辰婆媳二人就將這條街逛完了,這還是將街道左右兩邊的店鋪都仔仔細細的查看一遍的情況之下。

黎二郎沒有跟她們一起,一大早他就一個人出了縣衙後宅,說是要把整個陽豐縣的情況都摸熟響午不一定能趕回去吃飯。

這個就隨意了,反正黎二郎這幾年走南闖北的一個人在外麵也完全不需要人擔心,石氏方青青婆媳則是想要要把自家缺少的東西備齊。

所以才會在這裡細細地逛著,有些東西可以晚些再買,最起碼現在要去買菜中午給家裡人都做一頓好吃的。

黎三郎到了之後倒是把宅院裡灶房收拾乾淨,鍋碗瓢盆也都齊備了,可是米麵菜有果蔬肉蛋一概沒有。

黎大人一個人一般都是在衙門裡和衙役們一道吃飯,石氏當然覺得這樣不好,肯定是要給兒子做一些好吃的。

打聽清楚街上各處買賣的情況之後,方青青就打算和婆婆一起去買些菜回去做午食。

於是她們轉道去了坊市,那裡麵聚集的人就稍微多一些。

其中有不少農村人帶著自家的產出,一些果蔬什麼的,偶爾也能看見魚肉禽蛋。

可以直接用銅錢購買,也可以以物換物的,石氏在一旁看著都覺得稀奇。

實際上,哪怕這幾十年石氏一直都是老黎家屋裡的掌權人,可是對於買菜之類的活其實不怎麼熟練。

以前在村子裡吃菜哪需要買,也沒什麼好挑剔的,園子裡有啥吃啥。

後來跟著三郎夫婦進了城又一路到了京城,采買有老大老二家的,也不需要石氏拋頭露麵啊。

一開始的時候還有些不習慣,漸漸地也學會了和本地人討價還價,還是從老三媳婦那裡得到的靈感。

石氏親眼看到本來攤主說小白菜是一文錢一把,結果媳婦跟他溝通之後不兩文錢買到了三把菜。

攤主還多送了她們一把小蔥,石氏大為震驚的同時,老三媳婦果然聰明做什麼都比彆人強。

石氏也是一個頭腦靈活的,很快就學會了甚至舉一反三買下了比原價便宜許多的菜肴,十分的開心。

當然了,作為一個孝順賢良知道如何討婆婆喜歡的兒媳婦,方青青就不打算告訴石氏:

原本這些小攤販賣東西開價就會稍高,給了買主還價的空間。

不過也是會因為石氏隻在縣城住過一小段時間就去了京城,而京城裡住著的貴人多,關鍵是黎家采買的工作從來不需要她出麵。

所以一直到來到這個小地方,做了幾十年家庭主婦的石氏才第一次體會砍價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