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秘密(2 / 2)

燉煮了牛骨頭湯,還烹製了鹵牛肉,另外還有兩道硬菜還是來到這裡跟人學的。

石氏也想做出來,讓青青嘗個新鮮。

一個是爐焙雞,這個是南邊的特|色|菜,反正石氏以前從來不知道雞肉可以這樣吃的。

先將整隻雞脫毛洗乾淨之後剁成小塊兒,焯水後用事先切下來的雞肉放入鍋裡煸炒至金黃,加入黃酒、八角、桂皮等等作料。

用事先熬煮好的骨頭湯倒進去,沒過雞塊燉至滾爛之後收汁,這道菜才盛入盤中那個濃鬱的香氣已經彌漫在整個屋子裡。

就連在外麵玩耍的點點都注意到,咿咿呀呀的拉著他娘親的手,非要去看看是什麼東西。

幸好,這道菜本就是酸酸甜甜的口味,小孩子吃了也沒關係。

而且方青青早就有關輔食的做法以及各種材料問題與婆婆探討過,於是石氏事先準備了小米粥。

然後加入烹飪好的撕爛的雞肉,端出來小勺小勺的喂給點點。

小家夥哈哈大笑,明顯對這份特殊的雞肉粥十分捧場。

另外一道菜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在京城的時候吃魚少是因為難買,可是陽豐這裡各種魚很多且有許多跟他們以前吃過的不太一樣。

這一次吃的魚依舊是周家人送過來的,據說是從海裡捕獲的海魚。

石氏還好,因為沒有吃過更無從知道海魚與她以前吃過的魚有什麼區彆。

倒是方青青聽了心中暗驚,這裡的地名與後世的地圖上看到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樣,所以一開始相公隻說陽豐是一個比較偏遠的小縣城她也沒有太在意。

來到這裡,也隻是在縣城裡麵的幾條街上訪查過,真正意識到其實這個陽豐縣可能靠近後世的經濟特區的時候還是在跟周家有所來往之後。

周老爺派人送來的幾份禮物,不算貴重卻是稀罕物,據說都是從海裡捕撈的。

黎修平手上的書籍沒有專業的地理誌,也隻是一些地方記載講述了陽豐縣的情況,再就是從六部收集到的每年地方上的折子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但是那些,又哪裡有方青青從係統提供的地圖搜索功能上查找的資料齊全?

她想辦法打印下來又用這個朝代的紙張文字把能夠展現給黎修平看的都抄下來,而在知道周老爺有船甚至有船隊的時候夫婦倆想到了一塊兒。

因為這個原因,黎修平才收下了周家的禮物,接受了周老爺的示好。

在走訪過整個縣城以及下屬的一些村落之後,黎修平知道本地最大的缺陷在哪裡,因此急於為當地的百姓尋找新的出路。

而海邊以及海產,在媳婦的提示之下,黎修平產生了一個新的思路。

當然,這些都還不急,黎修平才剛剛是新官上任總要把縣衙裡的各項事務理順。

石氏看到海魚當然不會有兒子兒媳婦那麼多的想法,吃出來好味道才是正經。

先是把魚處理乾淨,把魚身用刀斜著劃出幾道紋路好入味,然後用薑片、黃酒還有鹽醃製一會兒。

之後再魚腹中放入薑絲蔥花,隔水蒸,出鍋之後淋上熱油。

滋味果然是十分的鮮美,關鍵是還沒有小刺,挑剔好乾淨的魚肉大人小孩都吃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