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紙上談兵(2 / 2)

到了夜晚的時候,正房裡準備歇息的安王夫婦睡前就今日登門拜訪的景郡王交流了彼此的看法。

“那個景睿,還是很不錯的。”

站在丈母娘的立場,安王妃當然更喜歡景睿這樣的女婿人選。

至少比那個黎修平要好多了,再怎麼說景睿是郡王府出身的,比起那個出生於農戶人家的狀元郎要強。

安王妃作為婦道人家,與安王爺考量的大不相同,思考更多的是閨女嫁人之後如何在婆家立足的問題。

安王府雖然有側妃還有姨娘,總體來說,安王爺對安王妃也還是十分尊敬的。

比不上諸如黎大人之流府中隻有夫人,但是比景家那位老郡王的後宅還是要安穩許多的。

像是這次,景睿之所以會進入安王爺的擇婿範圍,也是因為郡王府的內鬥讓有心人傳了出去。

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安王爺覺得景睿是一個有手段的能夠解決那些後患承爵,覺得將閨女嫁給他也不錯。

要知道,之前景睿之所以一門心思的參加科舉考試,還有一層原因就是要跟他的弟弟也就是郡王府的那些庶子較勁。

讓他父王知道,他景睿能夠當郡王府世子並不隻是因為幸運的作為嫡子托生在王妃腹中,他也是有本事的。

先是考中榜眼在朝中站穩腳跟入了皇上的眼,後來又成功的讓老郡王提前“下台”,至少安王爺是很認可景睿的本事的。

同樣安王妃也覺得不錯,景郡王能夠穩定後宅,安樂嫁給他就不會太吃虧。

相反的,那位黎狀元,爹娘都是鄉下人。

哪怕安樂是郡主出身,嫁人之後作為兒媳婦需要謹守孝道,必然會在婆家受到磋磨。

這一點讓安王妃十分的不放心,“咱們安樂並不是那種賢惠的性子。”

結果聽到這話,安王爺眉毛一挑:“咱們閨女,要那麼賢惠做什麼?”

作為大男人,安王爺自己信奉三妻四妾,但是他的閨女卻不能吃這樣的苦頭。

在娘家千嬌萬寵的長大,然後到了夫家心甘情願的照管小妾?

想得美,他的閨女,才不需要這樣的賢名!

也因此,從小到大安樂都是想到什麼就去做的個性,在京城中才會有驕縱的名聲傳出。

所以之前安王爺才會看好農門出身的狀元郎,安樂有他做後盾,低嫁才能無憂無慮的在夫家生活。

不曾想,景睿的出|色|表現讓明明思想步調不一致的安王夫婦同時看中;

這些景睿卻是不知道的,從安王府出來之後,想了想景睿還是如實的寫了一封信將這件事告訴了黎修平。

至少,萬一將來安王府和景王府真的有機會更進一步,景睿不希望這些事情影響了他和黎修平的友誼。

而遠在千裡之外的黎大人當然不知道這一切,他還在忙碌著他縣衙裡的各種雜務,民生才是最難搞的。

也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所以看起來每日裡處理的都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但是黎修平看重的卻是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中積累的經驗。

這些,可不是苦讀聖賢書可以做到的。

寒窗苦讀的前麵十多年實際上都隻是紙上談兵,真正想要當一個好官就要深入到百姓中去,做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