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底氣(2 / 2)

斷斷續續的一直都有客人上門,一直忙碌到接近午時這一切才結束。

按照當地的習俗,過了午時就不會再去人家家裡拜年,所以這會兒黎修平才終於可以鬆口氣坐下來和娘還有媳婦好好用午食。

不錯,黎修平可沒有吃多少東西,每次來到客人都隻是端著一副嚴肅的麵容最多是帶著一點點的微笑以對。

其實按照陽豐大年初一拜年的習俗,要到好多人家家利吃幾口。

哪怕隻是吃一點點,但是很多家都要去拜年,也都基本吃飽肚子。

黎大人卻是因為身份的問題一直都是在家裡迎客,反而是沒有吃多少,他也是有心想要陪妻母過年吃大餐的。

看起來,他們現在還都是在住在一起的,可是因為每日裡太過於忙碌實際上黎修平見家眷的時間並不多。

難得是過大年,又是新年這種最重要的節日,黎修平當然是希望可以多陪陪家裡人的。

也確實的,新年在老百姓心目中那可是絕對有著不一樣的崇拜地位,是所有的佳節之首。

其表現就是,哪怕陽豐縣的經濟條件不算好平日裡也不怎麼熱鬨繁華,但是過年這段時間小小的縣城裡也到處都湧動著過年特有的濃烈氛圍。

本縣的規矩,婦人們一般都是在初二之後開始走親訪友,先是回娘家再是到其他親友家拜年。

因為石氏和方青青的身份不同,暫且沒有回娘家的打算,卻是也接到了好幾張帖子。

除了縣衙裡其他官吏的家眷,再就是本地鄉紳富豪的親眷。

自打三郎中了狀元入朝為官、特彆是她也得了誥封之後,這兩年石氏眼界開闊了交遊也廣泛了曾經不止一次的出去跟人應酬。

原先石氏心中還忐忑不安,問過三郎,她這種沒見識的鄉下婦人出門的話會不會給他丟丟臉?

黎修平的話讓他親娘十分的心安:

“兒子從來沒有在外麵隱瞞過自己的出身,大家也都知道娘是從鄉下來的,又有什麼好被人嘲笑的?”

由此,石氏倒是有了底氣,落落大方的出門去也。

特彆是這幾年,她也跟著老三媳婦識字,彆的不說至少會認得自己的名字。

果然人的眼界不同交往的人群不一樣,自身的氣質也都會跟著改變的。

且不提方青青,就是石氏現在出門,彆人也不會專門的嘲笑她隻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鄉下老太婆。

穿衣打扮比以前好了無數倍,又加上學識見識的增加,今日的石氏當然也就非昨日的石氏可比。

更彆提,石氏現在手上積攢了不少的銀錢,這才是為人處事最重要的底氣啊。

不說家裡人的吃用,石氏也會時常去街市上轉悠,會給老三媳婦買一些新鮮花樣的首飾還有布料。

在陽豐的就他們這麼幾個人,兒子天天穿官府也不用她管,石氏就一門心思放在大孫子和兒媳婦身上。

以前彆人也都會說她小氣,石氏也自認是一個十分節儉的人。

到現在才知道,手頭上寬綽之後,誰又不喜歡出去花錢的快|感?

不說過年的時候家裡準備的十分充足,石氏給京城那邊還有老家族人的年禮,可也比以前豐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