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送湯感謝(2 / 2)

陸芸花今天還是第一次聽見陸六叔說話,一愣:“這……湯裡有不少刺,喝起來不方便。”

秦嬸也跟著說:“給你和榕洋慮些,我們大人哪裡怕什麼魚刺?”

可是魚刺可不會看著是大人就乖乖被吞下去呀!

陸芸花知道他們是真的怕自己累著,也是真的不願浪費食物,寧可吃起來麻煩些挑刺,於是遂了他們的願,隻給阿娘和榕洋濾了一小鍋魚湯,還留了些湯給林嬸的丈夫陸祥。

至於她自己也是不用濾的,她從幾歲就能自己吃魚了,長到二十五可從來沒被紮過!

在鍋裡灑下些花椒和鹽,每個人碗裡一小把蔥花,湯往碗裡一倒,蔥花被奶白的魚湯一激,打著旋從碗底浮起,魚湯中增添上幾分屬於蔥花的香氣,讓人欲罷不能、嗅了再嗅。

其實該放些白胡椒的,白胡椒的辛辣和魚湯的味道十分相配,兩兩相加效果何止成倍增長,但如今白胡椒價格不低,傳說隻有海外才有,需要商船從海外運來,陸芸花隻能含恨放棄放些白胡椒的想法。

陸芸花才把湯倒好,一旁等候多時的林嬸便過來麻利地把幾個人的碗端到桌上,難耐地等陸芸花坐下,幾個人來不及說什麼,同時端起麵前的湯碗吹了吹那奶白的湯,迫不及待喝下一口。

秦嬸三人好不容易才把魂牽夢縈了一整天的湯喝進嘴裡,一入口便覺得滾燙的湯順著食道流入胃裡——

鮮!

入口時極燙,等溫度退去後留在嘴中就是極致的鮮美;唇舌間仿佛有千百條魚兒在遊動的鮮活;是平日裡所吃的肉類沒有的鮮味。

香!

像一條魚兒滑過,從舌尖到舌根的魚香;從口腔到鼻腔都溢滿的濃香;如畫龍點睛、如水上小舟般星星點點的蔥香。

辛!

湯汁滾燙,給舌尖食道帶來的熱辛;難以忽略的生薑不僅帶走了魚的所有腥味,嘗起來不濃,隻留下暖融融、綿長和緩,讓人不知不覺中流下一頭汗的辣辛;刺客一般躲在魚湯裡,時不時出現,讓人一無所知中舌尖微顫的麻辛……

美味!美味極了!

一時間廚房裡沒人說話,隻有“吸溜吸溜”喝湯的聲音,三人喝完一碗湯這才想起來還有一籃林嬸拿手蒸餅,都自覺地自己去鍋前再舀一碗。

林嬸的蒸餅是不錯,和自家尋常蒸餅相比好上不少,和魚湯相比就黯然失色了。幾人用蒸餅沾著魚湯吃,把每一根魚刺都嗦了又嗦,不放過任何一塊魚肉。

就連小小的榕洋都吃了兩大碗魚湯和三個巴掌大的蒸餅,小孩不知道饑飽,陸芸花摸著他小肚子鼓鼓的急忙製止他,打發他去陪著餘氏。

幾人吃完了大魚煮出來的一大鍋魚湯和林嬸一籃子蒸餅,鍋裡就剩了魚刺,籃子也空空一片。陸芸花嘗著這餅子吃起來確實柔軟,林嬸家境算村裡不錯的,餅子柔軟固然有麵粉裡麵麥麩少的緣故,肯定還有彆的決定性因素。

陸芸花讚道:“林嬸這蒸餅真不錯,極軟。”

林嬸飯量本來就不大,沒怎麼吃餅,喝了不少湯,現在正拿著汗巾擦著臉上的汗水,聞言有幾分得意,也不藏私:“這餅子要用燒滾了的水揉!隻有把滾水澆到麥粉裡才能和出極軟的麵。”

陸芸花一愣:這不就是燙麵餅子?擀薄些蒸出來切成條拌著香醋油潑辣子極香!在一麵刷油摞在一起再擀薄些,蒸出來就是能用來卷菜吃的薄餅……

麵食一道,加酵母的發麵和不加酵母的死麵、加鹽和加糖、加水多和加水少、燙麵或是半燙麵、晾曬或是現吃……美食大國中僅僅麵粉一樣便能演變出數都數不清的美食,有時間逐漸演變,也有人們靈光一現。

陸芸花知道這在古代算是隻傳給自家人的秘方了,便想把魚湯的方法也教給兩個嬸嬸,才張嘴說了個:“這魚湯的做法……”就被秦嬸打斷了。

秦嬸曉得是小姑娘覺得自己占了便宜,給林嬸回報呢,心裡對陸芸花更是喜歡幾分,嘴上倒是毫不客氣說:“她這個人愛顯擺,我們相熟的幾個無人不知這個方子,做出來就是和她味道不同,你這魚湯方子自己留著,魚湯味道極好,正好能把攤子再支起來,有我們這些叔叔嬸嬸護著也不會受什麼委屈,好歹給家裡添些銀錢。”

林嬸在一旁笑著,也沒反駁自己不是“愛顯擺”。

陸芸花這些日子總被感動,覺得來到古代也沒什麼不好,起碼與現代有一些距離或是太沒有距離的村民相比,這裡的村民更像是“家人”。

陸芸花眼尾浮起紅痕,眼淚又沾濕了睫毛,她垂下頭把眼淚憋回去,用擦汗的動作掩飾著擦了擦眼淚,笑了,聲音就像和長輩撒嬌,甜度滿分:“這魚湯算什麼要保密的方子?芸花受叔叔嬸嬸們幫助良多,一直不知道如何回報,魚湯方子告訴叔叔嬸嬸們,也是想著給叔叔嬸嬸們家裡添上幾分口味罷了。”

也不等三人說話,一骨碌將魚湯的做法說了出來:“鍋裡放油,魚皮朝下放進去煎黃……”

三人具是無奈,隻是小輩一片真心,又眼淚汪汪撒著嬌,還能怎麼辦?隻能接受了!

三人回了家,陸芸花見林嬸籃子裡又是一條大鰱魚,旁邊還有些小鯽魚,想到剛剛看著柴垛處滿滿的柴,又麻利做上一鍋鯽魚湯。

喂了餘氏吃完魚湯餅子,鯽魚湯也熬成了奶白色,把湯倒進大瓦罐裡蓋上木蓋子,在外麵包了厚厚一層榕洋的厚外衣保溫防燙,把榕洋叫了進來:“阿弟,我們把這湯給村尾獵戶送去。”

為什麼用榕洋的衣服?不是舍不得自己的衣服,總是古代不能用她的或是阿娘的,她爹倒是還有衣服在,隻是總怕人家有些講究,覺得用去世之人的物品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