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不出來隻能殺掉,純粹殺人對徐老鬼的影響會減弱不少,畢竟他們抓到了人,還算是有功。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鮑勝群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在醫院殺人比處裡方便不少,更容易成功。
梁書記下午來到醫院上班,他讓馮若喜去通知其他同誌,儘早查出老鄧的情況,特彆是他有沒有被抓。
梁書記來到病房辦公室,下午他沒有坐診。
一邊翻看病人的病例,梁書記一邊想著老鄧的情況。
“小麗又被喊去了?”
外麵的護士站,傳來小護士說話的聲音,他們說的小麗是他們科室技術最好的護士。
“是啊,小麗倒黴,那幫人凶神惡煞的,小麗這次被叫去肯定回不來了,不知道又要忙幾天。”
旁邊的護士接話,最先開口的護士說道:“幸好不是我們,小麗說過,他們每次送來的病人都很慘,也不知道這些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病人。”
“還能是什麼人,特務唄。”
梁書記心裡微微一動,他知道今天有特殊病人,但接診的不是他,而是吳醫生。
吳醫生是外科主任,是這裡最好的醫生。
金陵醫院作為大醫院,經常接收各種權貴病人以及受傷的軍官,在醫院有他們的單獨病房,其他人不可以靠近。
梁書記上午知道此事,但他那會在門診,沒在病房,並沒有了解情況。
況且上午他並不知道老鄧失蹤的事,也沒多想。
此時聽到小護士聊天,梁書記馬上想到了老鄧。
來的人如果真是特務,會不會是黨務調查處的人?
如果是,老鄧又被他們抓了,此時在醫院治療的人,很可能就是老鄧。
黨務調查處的特務有多可惡,他非常的清楚。
很多同誌就是受不了他們的嚴刑拷問,最終叛變,害了更多的同誌。
梁書記起身向外走去。
是不是黨務調查處的人,他過去看看便能知道。
特殊病房在最裡麵,梁書記裝作查看病人,一間一間病房經過。
對每個病人他問的很詳細,平時他在醫院便是如此,這樣做不會引來彆人的懷疑。
到了最裡麵,他隻是掃了一眼,便直接離開。
確定了,使用特殊病房的是黨務調查處。
他們對黨務調查處有過調查,拍下過一些人的照片。
這些照片梁書記全部見過,能認出其中的一些人。
門口四名守衛中,便有一人是黨務調查處情報科的人員,他出現在這,身邊的人必然也是黨務調查處的特務。
老鄧很可能就在病房裡麵,不過梁書記無法核實,他進不了病房。
必須儘快核實清楚,確定裡麵就救治的人是不是老鄧。
如果是,他要安排救援,在醫院他們有救人的機會,如果老鄧被轉移回黨務調查處的大牢,在那裡他們沒有任何救出人的可能。
不是老鄧的話,他們救人沒有任何的意義,反而有可能造成自身的損失。
怎麼確定老鄧在裡麵,非常關鍵。
吳醫生是給裡麵病人做手術的人,他見過裡麵的人。
吳醫生不是護士小麗,他很有名望,救過不少重要權貴,黨務調查處的人為了保密會限製護士的自由,但限製不了吳醫生。
現在隻有找吳醫生,才能確定裡麵的人是不是老鄧。
吳醫生是外科主任,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室,梁書記回到醫生辦公室後,很快拿起一份病曆來到吳醫生辦公室門口敲門。
“進來。”
吳醫生在辦公室內,梁書記推門進去,看到梁書記,吳醫生立刻招呼他在對麵坐下。
金陵醫院的外科醫生,吳醫生排第一,梁書記則是第二。
吳醫生比梁書記大了十歲,快退休的年紀,他很好看梁書記,以後等他退休之後,梁書記便是他的接班人。
“吳主任,這個病人的情況不太好,恐怕撐不過去,我建議給他用磺胺。”
梁書記輕聲說道,他拿的是一個重症病例,雖然病情很重,但這個人並不是什麼好人。
他是街上的混混,和彆人鬥毆的時候被砍了十幾刀。
砍他的刀很臟,如今傷口發炎,靠他自己很可能熬不過去。
“過去看看。”
吳醫生起身,這是梁書記的病人,他隻知道大概情況,並沒有詳細了解。
來到大病房,吳醫生很快見到了這個綁滿繃帶的病人,他的體溫很高,吳醫生打開繃帶查看了下傷口,果然發炎嚴重。
“給他注射磺胺。”
吳醫生立刻說道,梁書記輕輕點頭,吳醫生是個好人,不管病人什麼身份,隻要來到醫院他都會儘力搶救。
磺胺很貴,又是救命藥物,但吳醫生從沒有小氣過。
醫院的磺胺管理很嚴,用這種藥需要吳醫生同意,梁書記之前好不容易才搞到了兩盒,之後一直沒能拿到。
“一支磺胺恐怕不夠。”
梁書記輕聲說道,吳醫生猶豫了下,隨即說道:“給他準備兩支,回頭我去找院長,馬上再買一批磺胺回來。”
“我們不是還有一些藥嗎?”梁書記問道。
“之前是有,可是現在。”
吳醫生皺了皺眉,看向四周,拉著梁書記來到病房外麵的角落:“昨天晚上來了一批特務,他們帶來了個傷勢很重的病人,那個病人燒迷湖了,必須用磺胺,而且一次用了兩支,否則恐怕救不回來。”
“這些特務不僅用了磺胺,還強行要走了兩盒,院長同意了,我也沒辦法。”
吳醫生說話的時候很是生氣,他們自己不夠用的救命藥,竟然被特務硬搶了兩盒。
但他隻是個主任,院長答應後他沒有辦法。
梁書記並不清楚,這是黨務調查處醫務室要走彌補自己的虧空,否則他們會倒黴。
“可惜了那兩盒磺胺,給他們純屬浪費。”
梁書記小聲說道,吳主任深表讚同,繼續說道:“你沒在,沒見被他們送來的病人有多慘,指甲全拔了,往指頭裡紮了釘子,整個人腫的不成樣子,還好救了回來,不過恐怕要養上很長時間才能好。”
“這麼慘?”梁書記眉角跳了跳。
“是啊,咱們救人,他們卻在殺人,可惜了這個紅黨。”
“吳主任,慎言。”
梁書記急忙拉住吳醫生,並且向四處看了看。
這話要是被特務聽到,吳醫生同情紅黨,很可能會給他帶來極大的麻煩。
“沒事,我不怕,他們敢做,還不讓說了?”
吳醫生沒在意,擺了擺手,梁書記心卻在滴血,是老鄧,肯定是他。
他們組織內沒有其他人失蹤,隻有老鄧,黨務調查處的人在這裡,吳醫生又說出了紅黨。
吳醫生平時很嚴肅,若不是準確知道對方身份,他不會這麼說。
“藥來了,你先去忙吧,不管他是什麼人,把人救回來再說,我們不能眼睜睜看病人死去。”
見到護士拿來了磺胺,吳醫生對梁書記說道,醫者父母心,吳醫生是個品德高尚的醫生。
讓護士給病人用了藥,梁書記去簽字登記。
磺胺的用處需要說明,這是他的病人,必須他來簽字。
回到醫生辦公室,想起剛才吳醫生說的話,梁書記的心又是一痛。
老鄧遭受了多大的苦難,這些畜生,不配做人。
而且老鄧沒有背叛同誌,他沒有招供,不然的話老胡那早去了特務,他也不會被折磨的這麼慘。
必須儘快將老鄧營救出來。
他在醫院內還好,黨務調查處的特務不會對他用刑,可他身體好轉一點,哪怕不能行動,黨務調查處的人也會將他轉移。
想救人,必須在醫院的時候。
下午下班,梁書記立刻讓馮若喜去喊人,目前隻能武裝營救,他知道醫院的布置,對醫院附近很熟悉,可以給營救的同誌們提供地圖以及撤退路線。
“梁書記。”
鋤奸組的盧組長趕了過來,梁書記突然召見,肯定有重要的事情。
“我們一名同誌被捕了。”
梁書記帶著悲痛,沉聲說道,盧組長愣了下,馬上回道:“叛變了嗎?是不是要我們製裁?”
梁書記瞪了他一眼:“你不要總想著同誌們叛變,他沒有,他經受住了考驗,現在被折磨的很慘,人在金陵醫院,我們要想辦法營救。”
“沒有就好,梁書記您吩咐就是。”
盧組長鬆了口氣,他是鋤奸組組長,也是組織的武裝力量,雖然他們平日的任務是保護組織領導和製裁叛徒,但他們也不想有叛徒出現。
每一個叛徒,都可能給組織帶來極大的危害。
“這是醫院和附近的地形圖,行動上你們更有經驗,你來定製行動計劃,我隻有一個要求,救出同誌的同時,要保護好你們自身的安全。”
梁書記拿出自己畫好的醫院圖紙,很詳細,包括老鄧所在的病房位置。
“我的觀察不詳細,你們最好再做做詳細的探查,查清楚有多少看守的人,然後再製定營救方案,時間不要太晚,最好明天晚上行動。”
老鄧被救了回來,他沒有了生命危險,很可能會被轉移。
黨務調查處的人不會讓他這樣的人在醫院太久,多則三四天,少則兩天便會帶他離開。
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最好的營救時間就是明天。
“您放心,我們一定救出同誌。”
盧組長保證道,能承受住敵人嚴刑拷打的人都是英雄,更是讓他佩服的人。
這樣的同誌必須救,而且要安全的救回來。
“如果救出人,馬上送到四號安全屋,那裡有一些設備,我可以幫他繼續療傷。”
梁書記點了下頭,四號安全屋是他們的醫療屋,有些同誌受傷之後不能去醫院,梁書記便會親自過去救治。
好在吳醫生給老鄧用了兩支磺胺,隻要消了炎,其他的問題梁書記便能解決。
“是。”
盧組長領命離開,時間緊迫,他要儘快查清楚醫院內看守特務的情況,然後製定住最佳的營救計劃,最後才是展開營救。
第二天,鮑勝群下班便立刻回家,給老婆孩子做飯。
徐素珍非常感動,晚飯吃了不少,很早便上床休息。
晚上十二點,確定老婆睡熟,鮑勝群悄悄起身,飯裡他放了安眠藥,老婆不會輕易醒來。
拿出藏著的手槍和手榴彈,鮑勝群從後門離開。
在一處公共廁所,他換好了提前準備好的衣服,將麵罩套在脖子上。
出來的時候,他抬頭看了看天空。
今天沒有月亮,天很黑。
月黑風高夜,正是殺人時。
他的目的是殺人,不是救人,相應簡單不少。
他知道特殊病房的位置,在行動科的時候,他多次送人來過這裡治療,對病房很熟悉,並且知道他們的布置。
醫院內一般會有四到六人留守,不過這次抓到的紅黨很重要,人數可能增加,有可能是八到十人。
不管多少人,晚上會有一半人睡覺。
他要麵對的,最多隻有五個人。
這五個人,有一個必然是在病房內貼身看管犯人,外麵最多隻有四個。
鮑勝群對自己的身手很自信,對付四個人,他沒有任何問題。
這些人可能有他之前的手下,不過隻要付田不在裡麵就行,他對付田非常了解,付田是副組長,晚上不會值班。
他睡覺很死,等他醒來,自己早已做完一切。
人不會在醫院治療太久,今天是他行動的最佳時機,錯過去,很可能便殺不掉這個紅黨。
醫院配電室,鋤奸組隊員小雷已經就位,正借助電器上的一點亮光,偷偷的看著塊懷表。
盧組長今天探查清楚了情況,確定同誌身邊有大約十名特務看守,其中外麵八人,病房內兩人。
特務不是鐵人,晚上一樣要睡覺。
這次營救任務,鋤奸組十二人全部出動,兩人負責在外麵接應,其餘十人負責救人。
同誌受傷很重,他們需要抬著轉移。
為了節省時間,盧組長決定強攻,衝進病房內,打破窗戶,從窗戶將人快速送到樓下。
這樣樓下需要兩人,好接住他們從窗戶上送下去的人。
他們帶了長繩子和棉被,來保證自己同誌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