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條最好不要搗亂,如果搗亂,他不是阻擋石原亨,而是破壞老爺最看重的大事,到時候老爺會和他拚命。
頭滿大人可是行將圓滿之人,他唯一的顧慮就是石原亨,誰要是踩了他這條底線,絕對會引來他的瘋狂反撲。
海,楚淩雲收到頭滿的電文。
頭滿對他表揚了一番,並且告訴他鬱人準備冊封他為華族,這個華族的身份楚淩雲一點不在乎。
日本的華族用不了幾年便會取消,況且戰敗之後所有身份全部沒用。
不過倒是個機會。
以他對西條的了解,西條不會讓他輕易如願,連島倉和岡田的晉升,西條都想插一腳,這次是他晉級為貴族,西條肯定會想辦法阻止。
他不會讓自己輕易和皇室成親。
楚淩雲很期待這個結果,頭滿沒死呢,西條徹底得罪頭滿,誰知道頭滿會做出多麼瘋狂的舉動。
當年的十萬浪人現在還有不少,忠於頭滿,將頭滿視為教父和偶像的大有人在。
到時候肯定有熱鬨可看。
楚淩雲沒管這些,新藥的技術,他讓冉五送往重慶,看看能不能幫助到重慶藥廠。
若是有效,美國那邊立刻送一份。
但不會白送,要讓美國那邊記住他們的人情。
能換取點好處更好。
美國藥廠也是他的,早點生產出來,受益的是他,美國現在是盟友,就算不給他們技術,用不了多久他們也能生產出來。
盟友之中,新藥越多越好。
至於未來和美國為敵,那是很久以後,那時候美國自己早就能大批生產,給不給他們對未來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重慶,沈漢文拿著望遠鏡,目不轉睛的看著。
布置了那麼久,終於有可疑人物出現,戴老板非常重視新抓日諜所交代出的領導小組,要求他們必須抓到這些人。
若是能抓到,這次他將再次立下大功。
軍銜肯定會提升,至少他的軍銜追了泥鰍。
“盯死他們,找到他們的老巢。”
沈漢文看著望遠鏡中的人消失,立刻吩咐道,這次出來時間不短,他留在重慶的時間已經很長。
他現在很想念海,想回到組長的身邊。
這些天沒有其他的嫌疑人,就今天來的兩人有點古怪,主動在日諜家附近轉悠過,還向周圍的鄰居打聽過日諜的情況。
他們並不知道,問的全是軍統的人,所有的問話全部被記錄在案。
“是。”
沈漢文身邊的人領命,他們來自行動四科,是以軍事情報處行動四組為榜樣新建立的部門。
沈漢文是行動四組的元老,同樣也是他們的偶像。
這次跟著沈漢文不斷抓到日諜,他們同樣能分到不少的功勞,一批人為此要晉升。
兩名負責偵查的日諜很快離開,沈漢文這次沒有盯錯人。
次在情報中故意放出的一點失誤,讓麵派人過來調查這邊日諜的情況。
四個兩人小隊,損失了三個,武漢特高課對此大為惱火,這個領導小組目前壓力很大。
領導小組共有六人,負責人是武漢特高課情報組長三浦。
重慶非常重要,他們一直沒能在這裡取得好的進展,為此土原撤掉了原來的課長,換了新人過來。
新的課長帶來了他的心腹,三浦就是。
新課長想要做出成績,特意把三浦派來就近指揮和監督,希望三浦能用他豐富的經驗,立下大功。
可惜三浦來了沒多久,便連連受損,讓新課長很是惱火。
三浦的壓力極大,這次情報發現有一點不對,核實之後,馬派人過來調查。
兩人一路返回,做了不少反跟蹤動作。
野外的反跟蹤動作迷惑性更強,本身人就少,若有相同的人經過兩次,他們肯定能察覺,換衣服都不行。
可惜這次他們遇到的是沈漢文。
沈漢文在野外監視有豐富的經驗,不和他們見麵,沿途隱藏監視,兩人絲毫沒有察覺。
“盯死他們,他們肯定是日諜。”
收到彙報,沈漢文更為興奮,這倆人很警惕,又有反跟蹤動作,特意問了被抓日諜的情況,是日諜的可能性已到九成九。
盯了這麼久,這夥老鼠終於現身了。
兩人一路確認安全,來到一個小鎮子。
鎮子他們住了一夜,沈漢文沒有打草驚蛇,一直在外麵盯著,連鎮子都沒進。
如果人在鎮子裡,這裡已被他們包圍,對方逃不掉。
如果沒在,他們肯定會離開。
這個鎮子比較小,沒有電,不是適合他們潛伏的地方。
領導小組肯定有電台,沒有電隻靠電池肯定滿足不了他們的工作需求,兩人到的時候天又快黑了,沈漢文猜測,他們是在這裡落腳,要去的地方更遠。
這符合之前被抓日諜的供詞,領導小組很可能在重慶很遠的地方,並沒有在周圍。
第二天一早,兩人果然再次啟程,了鎮子唯一馬車行的馬車。
沈漢文早就做好準備,一路跟蹤,直到晚,他們來到重慶附近的一個小縣城。
這裡距離重慶城足足有一百多裡路。
“找到他們了。”
見兩人進了一個院子,沈漢文眼中現出嗜血,這次他們進去的時候有人開門接應,肯定是他們真正的老巢所在。
“馬打聽清楚,住在這裡的人是誰,有幾個人,什麼時候來的,平時做什麼。”
沈漢文下令,讓更多的人過來支援,找到了他們,這些日諜一個也彆想逃。
最好全部活捉,這樣是全功。
有了目標,調查很快。
行動四科用老辦法,抓城裡的地痞帶到城外審訊,沒多久便問出了那戶人家的情況。
那戶人家據說是山東過來的行商,半年多前到的,平時為人很低調,地痞了解的不多,就知道他們是五口人,一對夫婦,三個下人,沒有孩子。
他們是外來人,城內沒有親戚,來往的人不多,不過女主人信佛,平時經常到寺廟燒香拜服,他們縣城寺廟不多,現在是亂世,小地方香火一般。
“馬查清楚他們所有接觸的人,調查清楚他們的底細,這個縣城不大,人不多,把所有和他們前後三個月時間到這定居的人全部排查一遍。”
縣城小,一兩萬人,那個時間段來這定居的數量不會太多。
撐死幾百人,這樣的排查不難。
秘密調查,讓重慶總局派人來調查警察局貪腐,王勝是組長的人,讓他們配合非常簡單。
城內還有駐軍,沈漢文隨時可以讓駐軍幫忙,前提是他們沒有問題,沒有被策反。
沈漢文不是泥鰍,不過這些年跟在楚淩雲身邊,該有的防備早就學會,在沒有確定駐軍有沒有問題之前,他不會輕易動用。
要是換成泥鰍,不會使用駐軍,直接從重慶調人,確保萬無一失。
調查進展的很快,王勝接到通知,立刻親自帶人過來。
王勝沒有進城,讓一個心腹副局長帶人調查。
日諜知道他是楚淩雲的人,若是他出現在縣城內,有可能會打草驚蛇。
換個副局長則不同,這樣的調查又不是沒有過,平時就是副局長帶隊,走個過場。
三天後,沈漢文拿到調查結果。
和那一家人同時過來定居的有一百多人,但和他們一直有接觸的就一人。
寺廟的方丈。
女主人經常去的寺廟方丈,幾乎是和他們同時到的這邊,原本廟裡的方丈把位置給了他,自己則去遊曆。
寺廟不大,除了方丈就兩個小和尚,這樣的方丈很容易收買,又或者讓他離開後殺人滅口。
方丈有重大嫌疑,沈漢文派人將寺廟圍住。
“準備行動。”
他們幾個很可能就是被抓日諜所說的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主要是監督,不直接負責收集情報,沒必要盯他們。
既然是領導小組,他們手中一共掌握著大量情報。
軍統的行動很快,王勝親自出現在警察局,控製住所有警察,沈漢文不需要警察配合,但要避免他們搗亂。
至於駐軍,沈漢文親自過去,軍統的中校突然到來,駐軍團長急忙親自迎接。
他是校不假,可論權力,他真不一定比得軍統的中校。
人家想查他非常容易。
況且這年頭誰屁股下乾淨,不怕查?
穩住駐軍,抓捕非常順利。
行商一家全部活捉,之前出去探查的就是家裡的兩個下人。
寺廟的方丈同樣被抓,沈漢文沒有離開,就地分開審訊。
六個人,有一個招的就行。
警察和駐軍全力配合,縣城封城戒嚴,若有漏網之魚,他有時間補救。
“隊長,招了一個。”
僅僅刑訊了一個多小時,沈漢文便得到了好消息,這些人確實是之前日諜口中所說的領導小組。
他們的組長是武漢特高課情報組長三浦,中佐軍銜。
三浦偽裝的就是方丈,他沒和自己手下在一起,遙控指揮。
他需要和手下互通消息,香便成了最佳理由,沒想到被沈漢文直接盯住,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領導小組一共六人,無一漏網。
“哈哈,太好了。”
軍統總部,賀年拿著電報開懷大笑,戴老板交代的任務終於完成,再次抓到六名日諜。
強將手下無弱兵,沈漢文這次做的不錯,沒有丟楚淩雲的臉。
沈漢文正押著人回來,賀年立刻帶著電報來到戴老板辦公室。
“老板,沈漢文發現了可疑人員,並且牢牢盯死,找到了他們老巢,日諜領導小組六人全部被抓,組長三浦,為武漢特高課情報組長,目前沈漢文正押著他們返回總部。”
賀年大聲彙報,很是驕傲。
沈漢文他們距離這裡有一百多裡,路並不是那麼好走,差不多要半天的時間才能到。
現在的路不是後世的高速路,連國道都不如,現在的汽車速度也沒那麼快,路平還好,重慶這邊山路居多,半天已經算是快的了。
“好,很好。”
又抓了六名日諜,還有一個是情報組長,戴老板非常高興。
這件事彙報去,他們軍統又是一次大功。
作為看家貓,一定要有抓老鼠的能力,碩鼠抓的越多,主人就會越高興。
“老板,沈漢文這次的校?”
“沒問題,放心吧,等他們回來,拿到完整口供,你立刻寫結案報告,我親自去向委座請功。”
戴老板一擺手,大大方方攬下了這件事。
“謝謝老板。”
賀年嘿嘿一笑,其實抓到之前的日諜,沈漢文就有資格晉升,這次又抓了兩個,給他了個安全鎖。
戴老板這麼說,沈漢文的晉升已是板釘釘。
海,楚淩雲收到了賀年的電文。
沈漢文這次做的確實很好,又抓了六名日諜,相當於他在重慶抓了十名日諜。
前兩名是他的功勞,後麵這八人實打實是他自己抓的。
楚淩雲手下三大心腹,如今終於全部成為校。
從大頭兵到校,楚淩雲看著他們一路走來,一路晉升,非常欣慰。
接下來他們還會升,第一個晉升的就是泥鰍。
泥鰍有資格做站長,用不了多久,分站站長便會升級,少將級彆才能擔任站長。
這件事戴老板正在辦。
第一個晉升的就是王躍民,海區最大,功勞不小,王躍民又是老資格,他的晉升彆人說不得什麼。
其餘則是南京,北平、天津,武漢,昆明,長沙等站。
戴老板有意擴大各站,設立省站,到時候省站的站長肯定是少將,北平和天津有可能成立平津區,區長同樣為少將。
這是總部的規劃,楚淩雲沒有過問。
倒是他的戰情組,到時候會跟著一起升級,他的級彆早就到了,這次升級可以給手下多撈點好處。
泥鰍他們已是校,無法晉升,可那些隊長有幾個還是少校,升級之後,他們最少也能晉級為中校。
隊長之下的小隊長,到時候都要由少校擔任,至於尉官,更是能晉升一大堆。
這次晉升,戰情組大部分隊員將是中尉,是軍統軍官最多的一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