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一不加解釋地催促道。
於是,幾個年輕警員馬上動作麻利地拆起了電視。
瀨羽尊德非常想要阻止,但卻不好開口——作為一個財閥大佬,他總不可能連一台電視機都舍不得。
很快,電視機被開膛破肚。
那塊平整寬闊的黑色機身側板,也被警員們小心翼翼地取了下來。
“然後呢?”
看著這塊大大的黑色塑料板,大家都很疑惑。
而林新一卻是指著這塊剛從電視機上拆下來的塑料板,對那幾個警員吩咐道:
“你們拿幾件衣服之類的紡織品,跟這塊塑料板摩擦。”
“摩擦?”警員們微微一愣。
“摩擦!”
林新一感覺自己像是在教小學生。
而仔細想想哈氣,打光,加上膠帶紙他教的好像的確都是小學生都會的東西。
甚至,就連現在用的這招,也同樣在小學生的知識範圍之內:
“摩擦生電,明白嗎?”
“用摩擦的方式讓塑料板帶靜電,然後再把帶靜電的塑料板鋪到可能留有灰塵足跡的地方。”
作為法醫,林新一每次都會和同屬技偵的痕檢同事一起出現場。
而他們提取灰塵足跡用的最多的設備就是,靜電吸附器。
現在沒有現成的靜電吸附器,林新一隻能嘗試著,讓這些警員用土辦法、土材料,通過人肉摩擦創造出靜電吸附裝置了。
“當微小的不帶靜電的物體靠近帶靜電的物體,由於靜電感應現象,靠近帶靜電物體的一端會感應出與帶靜電物體相反的電性,進而導致該微小物體被吸引、貼附到帶靜電物體上。”
林新一簡單地講解了一下靜電吸附的原理:
“所以隻要把帶靜電的塑料板鋪到可能留有灰塵足跡的地方,客體上的灰塵就會因為靜電吸附效應被吸附到塑料板上。”
“客體上的灰塵轉印到了黑色的塑料板上,因為背景色差加強,原本肉眼難以分辨的灰塵足跡,也就能相對清晰地顯現出來了。”
他一番長篇大論地解釋。
也不知道那些警員們有沒有聽懂,反正他們是熱火朝天地忙起來了。
衝著這塊黑塑料板,幾個年輕小夥脫下外套使勁摩擦摩擦,不一會都快把這板子給摩擦得燒起來了。
再然後,按照林新一的指示,他們試著把已經帶上靜電的塑料板鋪到陽台的護欄扶手上。
這護欄扶手是大理石做的,上緣比較寬闊,非常適合在攀爬時下腳借力。
所以,林新一把它當成了可能存在足跡的首要懷疑目標。
而結果並沒有出其意料。
警員們把黑塑料板往那大理石扶手上一鋪,等待片刻後再拿起來
一個幾乎完整的灰塵鞋印,就已經清晰地出現在了那塊黑塑料板上。
“完了!”
看到這裡,瀨羽尊德的臉都綠了:
之前的手印隻是讓他覺得危險,現在這個鞋印可是真正要命的玩意!
因為他的左腳現在還穿著當時的鞋子!
當時他急著在眾人麵前現身,而且家裡出了殺人案,傭人肯定會很快到他房間找他
所以,他在作案後的單獨活動時間很短。
而在那麼短的時間裡,瀨羽尊德需要從陽台拽著繩子跳到對側牆壁,爬回自己房間,藏好手套、口罩,換上乾淨衣服,再給自己的右腿重新裹上石膏。
2、3分鐘裡要做這麼多事情,可真是難為他這位老人家了。
時間一緊張起來,瀨羽尊德也就顧不上再換那最不起眼的鞋子了——
畢竟他在離開現場時特意看過,自己並沒有留下什麼鞋印。
可萬萬沒想到
林新一竟然用了一招小學級彆的知識,就把他用肉眼根本沒看見的鞋印給找出來了!
想到這裡,瀨羽尊德的心臟已經在砰砰狂跳。
他隻能祈禱,祈禱林新一放過他這個“殘疾人”,不拿那手印和足跡來找他。
但就在這時
“手印和足跡都找到了。”
“那麼瀨羽尊德先生,你就第一個來對比吧!”
林新一轉過身來,一眼向輪椅上的瀨羽尊德望去。
“什、什麼?!”
瀨羽老爺子的臉上完全沒了血色:
“為什麼要找我來查”
他都裝成殘疾人了,怎麼林新一還是能第一個想到他?!
難道自己的偽裝從一開始就被發現了嗎?
而林新一的回答是:
“因為你話太多了。”
“而且剛剛才被你嘲諷過,我還是挺不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