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柯學驗屍官最新章節!
傍晚,米花美術館。
這裡正在舉辦中世紀美術展,一共有“天空”、“海洋”、“大地”和“地獄”四個展館。
發生命案的是,據說下午暫時閉館了一段時間的地獄展館。
而死者,正是剛剛收購了這家美術館的大金主,真中老板。
這個世界上的群眾對刑事案件始終抱有一種如同追連續劇一般的異常熱情,而一個財團老板的離奇死亡,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新聞熱點。
所以,當林新一率領的鑒識課和目暮警官帶領的搜查一課,組成的聯合調查隊伍到達案發現場的時候
那些趕著湊熱鬨的吃瓜群眾,以及少數嗅覺極為敏銳的媒體記者,已經架設好了長槍短炮,圍堵在了米花美術館門口。
“毛利小姐,注意,實訓現在就要開始了。”
還沒下警車,林新一就認真地對坐在身旁的毛利蘭開始了教學:
“進入現場前的第一步,知道是什麼嗎?”
幾乎是不假思索地,這位態度認真的好學生流暢地說出標準回答:
“封鎖出入口,保護現場,防止現場及其物證、痕跡遭到毀壞和遺失。”
毛利蘭回答得非常認真。
但林新一卻是搖了搖頭,開玩笑似地笑出聲來:
“哈哈,那是現場勘查的第一步。”
“進入現場前的第一步,是注意圍觀的群眾和媒體,維護好警務人員的形象。”
說著,他直接給毛利蘭遞上一個口罩:
“把口罩戴上。”
“等會下車被群眾和媒體拍照的時候,不要停留,不要說話,跟著隊伍直接進案發現場,不要四處張望。”
“哎?”毛利蘭微微一愣,有些反應不過來:“這、這有必要嗎?”
她以前看著工藤查案的時候,那位名偵探可從來不會避著媒體,更不會去注意什麼個人形象。
在毛利蘭看來,媒體記者隻不過是幫偵探揚名的工具,根本沒什麼要避諱的。
“有必要,你聽我的就好。”
林新一也沒有過多解釋。
如果毛利蘭以後真的成為法醫,並且在警務係統就職,肯定也會慢慢明白情況:
名偵探是民間力量,警視廳是國家機器,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為了捉人眼球,媒體很喜歡吹捧名偵探這種群眾喜聞樂見,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的傳奇故事。
而與此同時,他們則喜歡利用民眾對公權的天然質疑,抓住警方在鏡頭前的任何一個漏洞不斷放大。
林新一以前可是在這上麵吃過大虧的:
那天他跟隊出現場,完成屍表檢查的驗屍工作之後,就摘下口罩站在旁邊暫作休息。
同行的技偵同事一邊尋找痕跡一邊聊天,不經意地講了個笑話,把他和另外幾個同事都逗笑了。
笑容大概持續了幾秒,然後他們就繼續各忙各的去了。
但這一幕被圍觀記者拍到,傳到網上,引起關注,上了熱搜,味道可就變了。
那新聞標題打出來都容易和諧。
總之,在林新一加班熬夜偵破案件、努力幫死者找出真凶的同時
網友們正在慷慨激昂地敲著鍵盤,罵他殘忍冷血、沒有人性、喪儘天良、劣於牲畜。
一句話,生而為人,你該抱歉。
如果不是林新一那時候因為查案太忙沒時間接騷擾電話,估計早就被人肉到他個人信息的正義使者們罵到辭職不乾了。
事後領導倒是也沒處罰他和另外幾個同事,但批判教育總是少不了的。
從此之後,以他為反麵典型,大家都知道嚴格的表情管理有多麼重要了。
林新一對此也很無奈:
作為法醫,當然得對案件有所重視,得用心傾聽死者的聲音,感受死者的痛苦。
但是這重視可不是放在臉上,而是體現在勘察工作的認真程度上的。
要他每次出現場都得擺出一副痛心疾首、嚴肅憤怒的模樣那就真的有些形式主義了。
畢竟,就像光屁股根本沒辦法讓肛腸科醫生尷尬
對他們這種每天和屍體打交道的人來說,出命案現場,真的就隻是日常工作罷了。
同事間在工作間隙聊天講個笑話,很正常。
更何況,那個笑話
真的很好笑啊。
“唉我當年就不該摘那個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