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一在第一時間,回到了之前那棵被熊光臨過的大樹旁。
之前在他的吩咐下,角田所長已經帶著手下一眾警員,圍繞著這棵大樹,做起了全麵的地毯式搜查。
“怎麼樣,有發現麼?”
林新一開門見山地問道。
這棵樹既然至少被一人一熊光臨過,那這附近就很有可能還會有更多的,人、熊活動留下的痕跡。
在現在這種調查深陷泥沼、裹足不前的情況下,哪怕能多找到一處痕跡,都會對案件的偵破起到巨大的幫助。
所以林新一才著重安排人手在這棵樹附近展開勘察。
而此刻麵對他的詢問,負責勘察的角田所長愈發顯得不悅。
那種工作不好好乾,還在領導麵前憋著股氣卻又不敢發作的模樣,像極了林新一以前在鑒識課遇到的那些老油條。
“除了幾根熊毛,什麼都沒找到。”
“林管理官,你到底想找什麼啊?”
角田所長不無抱怨地嘟囔著。
“彈殼。”林新一給出了一個驚人的回答:“你們有沒有在這棵樹附近,找到彈殼、彈頭、彈孔一類的東西?”
“這...”
不僅是角田所長,在場一眾警員都為之感到震驚:
曰本的槍支管理同樣極為嚴格,一個案子如果涉及到槍械,那性質可就完全不同了。
當然,在這個世界...犯罪分子炸藥一搞就是幾噸,時不時就要炸棟大樓助興。
小小的涉槍案而已,似乎也不值得太過大驚小怪。
“但是...林管理官,你為什麼要我們找彈殼?”
“難道有人在這裡開過槍?”
“嗯。”林新一點了點頭:“我懷疑有人在這開過槍。”
“因為從爪痕分布的高度和形態上看,那頭棕熊隻是向上爬了一點,就主動放棄了。”
“捕食者可不會無緣無故放棄快要吃到嘴裡的獵物。”
“而現場沒有任何搏鬥的痕跡,那個被熊攆著逃到樹上的家夥,恐怕也沒有單單憑借拳腳棍棒,把一頭成年棕熊給打跑的本領。”
“所以....”角田所長幾乎把質疑都寫到了臉上:“您就覺得,那個人手裡有槍,他是開槍把熊打跑的?”
“這也太牽強了吧?”
這樣的推理的確很牽強。
林新一會做出這樣的推理,更多地是因為,他剛剛在土坡足跡上的發現:
死者在至少遠隔3、40米的位置,被追擊者嚇得加快了逃跑的步伐。
是什麼東西能遠遠地嚇到她?
應該是槍。
既然那個追擊者有槍,那這個被熊堵在樹上、卻又莫名被熊“放過”的神秘人,會不會也有槍?
他們會不會就是同一個人?
林新一心中產生了一連串的猜想。
“角田所長,如你所言,我的猜想還太過牽強。”
“所以,我必須想辦法驗證這個猜想。”
林新一坦然地承認了自己推理上存在的問題。
但他同時又問道:
“在這棵樹附近,真的什麼都沒發現麼?”
“什麼都沒有!”
角田所長無奈答道:
“彆說彈殼、彈頭、彈孔了,就連一點血跡都沒有。”
“你說那個人可能用槍攻擊過熊,那頭熊挨了槍子,總該掉點血到地麵上吧?”
林新一一陣沉默。
他倒也沒有懷疑角田所長回答的真實性,也沒質疑他們的勘察是不是有什麼遺漏。
因為他之前在安排勘察任務的時候,還特地讓服部平次留在在現場當著“監工”。
有這位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的寶貝兒子在,這些基層警員們積極表現都來不及,怎麼敢偷奸耍滑。
“沒有血,沒有彈殼,沒有彈孔...”
“難道我的推測錯了?”
這個念頭一閃而沒。
“不...還有一項最基本的勘察工作沒做。”
“硝煙反應——”
“如果那個神秘人真的在樹上開槍了,那樹皮上就一定會有射擊後產生的射擊殘留物。”
“沒找到彈殼、彈孔也沒關係,隻要能從樹上測出有射擊殘留物,就能證明我的猜想!”
.................................
許久之後,大阪府警本部的支援終於趕到現場。
他們帶來了林新一所需要的勘察工具。
檢查硝煙反應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即使是普遍拉胯的各地鑒識課,也會配備有測試硝煙反應試紙。
這種試紙會用比硝更活潑的金屬化合物取代硝,產生明顯的顏色變化。
而林新一早已從那棵樹的樹乾、樹冠、枝杈等各個部位,分彆提取下相應的樹皮樣本,加以編號、記錄、保存。
在這些待檢測的樹皮上噴淋諸如乙醇、丙酮的有機溶劑,將之浸濕,再用試紙接觸測試...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樹皮上測出有射擊殘留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