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饒是見慣了李斯年平日裡的謫仙模樣, 程彥也不由得怔了怔。
麵前少年的好看, 是刻在骨子裡, 淌在血液裡的, 勾魂奪魄,稍不留神,便會亂了人的心。
程彥聽到他的話, 連忙回神,道:“沒甚麼。”
“是說我今日的發簪與衣服相不相配。”
說話間,她向半夏綠蘿使了個眼色。
正主兒到了, 彆再說甚麼有的沒的。
打趣她也就算了,打趣李斯年, 那是嫌命長。
李斯年幼年長於三清殿, 因生得實在漂亮, 被不少人想討去當麵首孌童。被侮辱被調戲的次數多了, 李斯年煩不勝煩, 調製了一些毒藥防身。
君不見死於李斯年手下的人不計其數,且死因不明,死狀恐怖, 讓廷尉絞儘腦汁也想不出來是怎麼死的。
若想好好活著, 那便多吃少說,彆去招惹李斯年。
這是程彥與李斯年相處幾年得出來的經驗。
半夏綠蘿知道李斯年最討厭旁人覬覦他, 更不喜歡讓人與他扯上關係,見李斯年來了,程彥又不住給自己使眼色, 哪裡還不明白自己該做什麼?
直說程彥的發簪極好,與這一身楊妃色的衣裳極為相配。
程彥抬手拂了拂鬂間的發簪,笑著去問李斯年:“你的眼光比他們都要好,你瞧著呢?”
冬日裡總少不了風,陣陣風吹過來,程彥鬢間的步搖便晃了起來,金光閃閃,似朝霞般燦爛。
那霞光直映在李斯年眼底,勾起一抹瀲灩,蘊著淺淺笑意。
李斯年道:“金銀之物最是俗氣,旁人穿戴,瞧著總有些豔俗。”
“翁主氣質華貴,豔光逼人,比如打扮,倒與金簪步搖相得益彰。”
聽李斯年這般說,程彥便鬆了口氣,覺得將此事遮掩了過去。
哪曾想,下一秒,她便聽到李斯年笑著問她:“不過,我總覺得,小翁主剛才說的話,似乎不是這一句。”
“......那肯定是你聽茬了。”
程彥想也不想便反駁。
“是麼?”李斯年悠悠一笑,學著程彥剛才的語氣,道:“我與他有這麼相配麼?”
程彥:“.......”
李斯年眸光輕閃,看向程彥,問道:“敢問小翁主,那個‘他’,是誰?”
“是翁主的心上人?”
說到這,李斯年聲音微頓,又笑了一下,道:“隻是翁主今日不曾上街,想來也沒機會看街上的兒郎了,至於宮中在翁主身邊伺候的人,不是內侍,便是侍衛。”
“翁主是瞧上了一個侍衛?”
李斯年眉頭輕動,似乎在琢磨這件事的可能性。
程彥見他大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思,隻好道:“不是侍衛。”
她不說,以他聰明,想來也是能猜得到。
倒不如她先說了,再解釋一番,好叫他明白,她才不是有意打趣他,覬覦他的臉。
天地可鑒,她待他,完全是肝膽相照的絕世好盟友,才不是那什麼的不三不四的齷齪心思。
李斯年笑了笑,道:“不是侍衛,又能是誰?”
程彥道:“是你啊。”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她總覺得,她說出是他時,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可轉念又一想,他的眼睛一直澄澈明亮,如天邊最耀眼的星辰。
星辰是會眨眼的,越眨眼睛便越亮。
如此看來,剛才那一下,肯定是她的錯覺。
這般想著,程彥繼續道:“不過你放心好了,這些話都是玩笑話,做不得真的。”
怕李斯年多想,程彥又補上一句:“天地可鑒,日月為證,我對你絕無非分之想,更無覬覦你之心,我與你之間,是純潔到不能再純潔的盟友關係!”
李斯年:“........”
他倒是希望她對他有些非分之想。
有時候他挺想不明白的,程彥是一個看臉的人,模樣生得好的人,在她那都有特權,捫心自問,他覺得自己長得並不差,怎麼到了程彥那裡,他就沒甚特權了?
不僅沒特權,程彥還一直死命與他劃清界限,好似他是那瘟神一般,沾之即死。
他看她一直不開竅,有時候也想逗逗她,往倆人的關係往男女之情上麵引,可程彥從不買賬,義正言辭地說他倆隻是盟友同袍,往往將他悶出內傷。
也罷,他就不該在她沒有明白感情為何物之前,便去試探著逗弄她。
他的小翁主,晚一些再懂風月之事也無妨。
李斯年曲拳輕咳,自動忽略了程彥剛才說過的話,轉了話題:“林修然那裡有了好消息,咱們可以開展下一步的行動了。”
程彥隻以為將這件事糊弄了過去,並未想其他,順著李斯年的話往下說:“終於讓我等到這一天了。”
楊奇文比曾經的崔莘海還要難纏。
崔莘海的手段雖然多,但到底不會在大是大非上給程彥添亂子,比如說,借崔莘海一百個膽子,崔莘海也不會打軍糧的主意。
楊奇文就不一樣了,隻要能讓程彥不痛快,通敵賣國的事情他也能做得出來。
他做事謹慎,滑不溜秋讓人抓不到把柄,又是丞相,在華京經營多年,想要找他的把柄,比登天還要難。
還好,在她與李斯年的百般籌劃中,終於抓到了楊奇文的小辮子。
楊奇文本意設計林修然入局,讓她與林修然相鬥,自己坐收漁利,可惜現在,林修然成了她助手,這種事情,想來楊奇文是萬萬想不到的。
如果想得到,他肯定不會引林修然進來。
想到這,程彥突然很是好奇,此事楊奇文得知後的表情。
程彥道:“我這便讓人放出大長秋的消息。”
天下皆知,丁太後是頂慈善的人,又與世無爭,不乾涉朝政,隻聽聽小曲兒,過自己的晚年,被世人譽為百年來大夏最讓人省心、與最和善的太後。
能把這樣的一位太後氣到將人千刀萬剮,可想而知,那個人是有多喪儘天良。
大長秋就是這樣一個人。
大長秋死後,遭萬人唾罵,可若是世人得知,大長秋不過是替丞相楊奇文背了黑鍋,那麼楊奇文執政多年好不容易建立的形象,會全部崩塌。
更有甚者,禦史言官們會不斷上書,要求李泓徹查此事。
如此一來,楊奇文必然焦頭爛額,找楊淞將那些事情處理乾淨。
可現在的楊淞,被後宅鬨得一團糟,隻怕有心無力,再無暇顧及楊奇文了。
說話間,程彥喚來了羅十三,讓羅生暗衛們去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