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天作之合(2 / 2)

因為太過震驚,康熙原本還打算詢問太子是否適合做大清未來的主人,倒是把這事給忘的一乾二淨。

等康熙次日想起來時,便聽說活佛已經離開京城了。

據活佛留下來的話,意思是要遊曆最後一次,從這裡回到故鄉的寺廟,從此以後便不再過來了,因為窺探天機,也回不來了。

康熙因為越發相信活佛的話了。

康熙三十七年,在康熙的大力支持下,清朝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

改革的重點放在農事上。

其實原本沒有改革的,推行良種和肥料,算不上改革,隻是在戈柔的提議下,康熙同意進行土地改革。

改革之初,是因為戈柔的一份折子。

戈柔跟胤禛兩人一起考察了京城周邊的田產,因為權利夠大,兩人在幾個月內摸清了京城周邊田產的出處。

隨即他做了個彙總,寫成了折子,遞給康熙。

遞折子的時候她是這麼說的。

“皇阿瑪,這是兒臣用時四個月查到的內容,京城周邊的田產,其中超過五成集中在官員手中,另外有三到四成左右在商戶手中,而京城附近最多的是普通百姓,他們人數眾多,卻隻能擁有一成,甚至不足一成的田產,這還是在京城,兒臣聽聞,江南那邊的良田更是如此,甚至普通百姓手中根本見不到良田,皇阿瑪,良種和肥料雖好,但是貿然推行下去,糧產是多了,但是未必能讓百姓得到最大的實惠,這不是兒臣所願看到的。”

古代不比現代。

現代職業種類豐富,人人各司其職,想到普通的種地賺的不多,大多數人不願意種地。

可古代,糧食產量不高的現在,田產便是最好的不動產,房子鋪麵都比不上田產。

仔細觀察,每個朝代的末期,一個國家的田產似乎都集中在極為少數的人手中。

康熙也知道這是個問題,可是要改,談何容易。

天下雖然是他們打下來的,可是真要是動了大多數有權有錢人的利益,康熙也知道,真到了那一步,他這個皇位也就做不安穩了。

可是戈柔既然提出來了,康熙也想聽聽她的看法。

“那你有什麼想法沒有?”

“兒臣有些拙見。”

“你說說看。”

隨即戈柔便說起來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為何田產會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無非是因為有利可圖,若是種田的利便少了,這些人自然也就會把目光投向更加賺錢的地方……”

田產為何會招人喜歡,無非就是因為保險,把田產租出去,每年都有不少受益不說,若是需要用錢,隨時賣出去,還不用擔心賣不出去,也不會貶值。

沒有比這再穩當的產業了。

戈柔想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常規的觀念。

把那些有頭腦的人集中到另外更加賺錢的地方上,既然朝廷願意割舍利益出來,也提供了這些利益的出處,這些人總不能什麼好處都占著,到時候良種推出,糧食一多,糧食價格下降,田產便盈利變低,有些腦子活泛的,自然就會把田產換成新的賺錢的產業。

到時候趁機還能把織布機推出去,新的產業,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

然後在打一場輿論戰,在全國大範圍宣傳一些似是而非的傳言,找幾個有名望的“托”,讓大多數人看到放棄田產背後的好處,總會有些效果。

()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