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康熙想著她能做成官報就好,如今官報還沒做出來,印刷技術就已經改進了。
“皇阿瑪,如今有了打印機,兒臣還有一個想法。”
“你說。”
康熙覺得戈柔現在有什麼想法都應該被讚同,他的好大兒啊!太給他長臉了。
“兒臣想在各府城建書肆。”
“書肆?”
“皇阿瑪,讀書使人明智,如今朝廷強大了,洋人那邊虎視眈眈,大清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如今讀書人不少,但是還是不夠,民眾不開化,現在看著不礙事,但是對日後推行政令必然有極大的阻礙,兒臣覺得該鼓勵百姓讀書,兒臣覺得可在各府城建免費書肆,供百姓隨意進出,可憑借各書院分發下來的憑證免費借閱書肆裡的書籍,如今紙張價格低廉,打印成本也降低下來,如今一來,籌建書肆,也不是什麼難事,兒臣覺得可行,不知皇阿瑪覺得如何?”
康熙想了想,最終同意了。
雖然還有些顧慮,但是還是同意了。
康熙從這件事便隱約看出來她似乎對開化民智十分在意,特意注重讓百姓讀書一事。
如今朝堂有錢,也不是不可以做。
這對康熙來說,也是件收買人心的好事。
從前可沒有哪個朝代皇家出資籌建書肆供普通人隨意借閱。
古代書都金貴,一些書香門第都是以家中藏書多少來彰顯家族底蘊。
在官報發行之前,書肆先建起來。
這事對天下讀書人來說是極好的事情,消息一經傳出,天下讀書人紛紛開始稱讚朝廷此舉。
康熙更是重視這件事。
未必,特意讓三阿哥負責主持這事。
說是讓三阿哥負責,其實就是負責主持修建,更多是當個監工,不過三阿哥可能在這方麵有點能耐,竟然讓他稀裡糊塗的忽悠了不少人要捐書。
這可極為不容易的。
哪怕是手抄本,那也是極為珍貴的。
各府城的書肆慢慢建成,戈柔的官報終於也開始發行了。
官報是月刊,主要是考慮如今蒸汽火車覆蓋的地方還是太少,確實打的太勤,未必能夠達到效果,一月一次,哪怕偏遠地方延遲一些也不要緊。
比起新聞更加注重時效性,戈柔發行的官報時效性倒是沒什麼,不過準確性還是有的,這個絕對要保證。
彆的地方效果如何還有待反饋,不過官報在京城一經發布,確實有很好的效果。
戈柔直接在最熱鬨的茶樓讓說書先生書官報的內容。
說書說到最精彩之處,停下來,說一下官報,幾天下來,京城百姓對當月的物價就了解的十分清楚了,另外還了解了許多政策。
比如,哪個地方皇上下令年初了賦稅,哪個地方皇上下令減免賦稅。
這些事,從前衙門也會張貼告示,但是大部分百姓看不懂,效果不佳,如今這樣,可不存在欺騙人的事。
官報的出現,讓更多百姓發現,皇上一心為民,許多事。
一時間,康熙因為報紙,名望都上漲不少。
這對康熙而言,簡直就是意外之喜啊!
報紙已經出現了,這一步,戈柔在普及基礎教育和增加國民經濟之間難以抉擇。
最後還是胤禛給拿定了主意。
先把經濟搞上來。
先教育也可以,但是朝廷拖不動。
自古以來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存在,普通百姓都懂讀書好的道理。
以前不是不想讀,是讀不起書。
百姓手裡有了足夠的銀子,交給讀書成本,那麼再加大力度宣傳,必然能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