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這些工匠,留下他們的書籍,還能流芳百世,換了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夏芸萱這邊也很忙碌,兒子去上書房了,下課了要來請安,要不是宮中的破規矩,她在等兒子放學後,就能直接見到孩子了。
“額娘!”小七崽開開心心的奔跑,完全看不出他出生的時候腳有殘疾。
“我的乖崽,你可終於來了,我讓人給你準備了好吃的點心,餓了吧。”夏芸萱這一整天沒見著孩子,心裡總是不得勁。
“餓了!”小七崽不客氣的伸手,由照顧他的宮人幫他卷起袖子,然後洗手。
“今天學了什麼?”夏芸萱好奇的問道。
“沒學什麼,就跟五哥聽課。”小七崽吃著點心回答。
“沒學什麼,隻是聽課?”夏芸萱是知道,因為小七和小五年級差的不多,所以乾脆五六七三個阿哥是一起入的學。
因為跟德妃關係一般,對方也沒讓六阿哥來小院的皇家幼兒園,故小七崽去上書房讀書,跟著小五一起,壓根沒搭理那六阿哥。
夏芸萱記得,那六阿哥好像在曆史上是病逝的。
就瞧著那德妃看誰都跟看賊一樣,夏芸萱才不會湊上去討嫌。
對那六阿哥的印象也不是太深刻,隻記得他好像跟四阿哥長的有些相似,又不完全相似。
因為夏芸萱對小七崽的學業沒啥要求,故而她也就是隨口那麼一問,再沒繼續關注。
五阿哥那邊就難受了,他習慣了小院的學習環境,到了上書房以後,必須老老實實的坐著,聽那枯燥的教課,好幾次都昏昏欲睡。
這不,被那師傅告到了康熙那裡,對此康熙很是無奈,他能怎麼辦,老五是皇太後養的,他是能罰皇太後呢還是怎麼的?
對這個兒子的學習,康熙壓根沒指望什麼,所以來告狀也是白搭,根本不可能搭理。
至於七阿哥,隻要這孩子平平安安的就行。
大概是那些執教師傅也明白康熙的想法,七阿哥遊神天外,也沒人嗶嗶。
勢利眼什麼的,在這時候就體現的淋漓儘致,隻是他們不知道,成妃在這後宮裡,還是吃的很開的。
大阿哥和太子,還有後邊的一溜的皇子皇女,都在成妃那裡待過,就是皇帝對成妃都信任有加。
沒辦法,夏芸萱養過的孩子,每一個都身體健康,最起碼她這裡旺孩子。
天氣暖和了以後,這鐵路的鋪設就開始朝著草原方向進發,主要是康熙希望能夠實現帶著他皇瑪嬤去家鄉草原看看的承諾。
隨著皇瑪嬤年紀逐漸的增大,禦醫也是多次表示,太皇太後的情緒不宜悲傷,最好多休養。
所以開春以後,康熙就領著太皇太後搬去了暢春園住,這地方原本是前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偉修建的,康熙給看上了,在這原本的基礎上改建。
因為當初趙良棟的給力,讓國庫富裕了一把,減小了康熙的壓力,他開辦的工廠又會有源源不斷的銀子送進他的私庫裡,所以康熙早早的就對這園林下手。
不像原本的曆史上,足足到了康熙二十六年才建成。
康熙搬了地方了,那些個嬪妃自然也跟著一起搬了,當然了,不是誰都有資格搬的。
皇子皇女們倒是都搬了過來,到這個環境優美的地方學習,感覺書都能多抄一份了。
當然了,抄書是不可能抄書的,成妃那寵孩子的人,怎麼舍得讓兒子抄書,那多累啊,這麼,五歲大的孩子,小手還這麼稚嫩,抄什麼抄,字寫的不難看就行。
她兒子又不是準備要做什麼書法家,何必呢。
有成妃撐腰,七阿哥在執教師傅跟前,每次作業都完不成,但那又如何,每次抽檢課文,他都是對答如流,就是執教師傅告到康熙麵前,也說不出什麼壞話來,說七阿哥偷懶不抄書嗎?
問題是,抄書的目的是什麼,難道不是讓人記住課文的內容嗎?
他都記住了,為什麼還要抄?
這也是康熙考驗過兒子以後,準許他不需要在抄課本的,他就知道,成妃的兒子,怎麼可能記憶力會差。
就跟成妃一模一樣,隻要說一遍或者看上一遍,倒背如流都不是問題。
康熙很是惋惜,怎麼就是殘疾呢……
雖說在皇帝那他是處於惋惜狀態,在執教師傅那,就是挑釁他們作為師傅的威嚴,作業不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反正哪哪都是毛病,跟五阿哥一起,就是執教師傅的反麵教材。
對此五阿哥和小七崽就是我行我素,壓根不搭理執教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