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全球存在全球打擊的這個基礎,大楚帝國海軍也不會去搞什麼以海製陸了……你總不能大老遠的從東亞本土派遣艦隊過去,然後慢吞吞的在大海上走三五個月甚至更久,然後抵達地方後再休整幾個月,最後才發起所謂的以海製陸進攻吧……
大楚帝國海軍可不是這麼搞的,大楚帝國海軍一向來強調的是艦隊前沿部署,前沿打擊。
換句話說,就是利用全球眾多的海軍基地,直接把主力艦隊部署到各大海域裡,稍有動靜就直接調動該基地的艦隊前往堵門。
並且會把近海戰鬥艦進一步靠前部署,比如針對英吉利海峽兩岸,以及英倫,德發大西洋沿岸地區這一片區域裡,多艘近海戰鬥艦為核心的前沿打擊艦隊會直接部署到多佛爾港。
隻要有需要,一封電報過去,該前沿打擊艦隊就會直接出動,頂多幾天時間就能出現在預定區域執行各種作戰任務,或直接炮擊岸上目標,或保護租界港口,或強行闖入河流深入敵腹地,或進行武裝實彈演習威懾對方。
而這說的還隻是大中型的近海戰鬥艦為核心的前沿打擊艦隊,此外大楚帝國海軍裡實際上還有數量極為龐大的近海巡邏艦,中大型內河炮艇,這些數百噸不等的近海內河船隻被廣泛部署到各海外領地,乃至是直接深入各藩屬國的主要河流,湖泊,就近執行各項威懾、打擊任務。
所以在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塞納河這些中歐,西歐地區裡主要河流裡,是可以經常看見掛著龍旗的大楚帝國海軍的內河炮艇遊蕩的。
大楚帝國海軍的全球存在,全球打擊,那可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的能做到,甚至是以此為基礎,才提出來了所謂的以海製陸的戰略構想。
你都無法掌控全球海域,無法及時前沿部署並進行打擊,那還談什麼以海製陸啊!
以海製陸這一戰略概念的前提就是能夠強力的,甚至是以一種絕對掌控的方式掌控全球海域,確保全麵的製海權,畢竟你總不能指望著遠洋適航性極差,甚至可以說不具備多少遠洋作戰能力的近海戰鬥艦,和敵人的遠洋戰艦玩艦隊對決吧……
後世的美海軍就是一度高估了自己,提出來了以海製陸後,但是沒多久就發現根本做不到,又灰溜溜的跑回去玩製海權了。
然而大楚帝國海軍卻是正兒八經的掌控了全球製海權,甚至是沒有任何同時代的對手……當代地球上除了大楚帝國外,不存在第二個工業國家,哪怕是楚裔藩屬國裡擁有一些工廠,但是也不存在成體係的工業力量。
如此情況下,大楚帝國海軍才可以搞以海製陸!
要說起對全球海域製海權的控製,人類曆史上沒有任何一支海軍能夠和大楚帝國海軍相提並論,原時空的任何一支海軍在大楚帝國海軍麵前,都得甘拜下風。
雖然當代的大楚帝國海軍在硬實力上,其實都還不如十九世紀末的皇家海軍,也無法和美海軍相對比。
但是這些海軍的敵人也多啊,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也沒膽量強行直接殺入敵對強國的港口,河流啊。
但是大楚帝國海軍卻是可以……大楚帝國不僅僅縱橫四海,掌控全球所有海域,而且還就能夠強行殺入各地沿海區域,甚至進入河流。
甚至都不用什麼海上霸主戰列艦,大多時候隻需要一些非主力艦,如巡洋艦,護衛艦乃至中大型的炮艇,近海巡邏艦這些就能縱橫全球各地的沿海海域以及主流河流,湖泊。
因為大楚帝國海軍沒有敵人!
用極端一點的話來說,其實大楚帝國海軍依靠著些許幾百噸的近海巡邏艦,也一樣能夠掌控製海權,用幾百噸的內河炮艇一樣能夠玩以海製陸!
隻不過這樣做比較極端,容錯率比較低就是了,所以出於穩妥起見,大楚帝國海軍是用一千多兩千噸左右的護衛艦以及三四千噸上下的巡洋艦這種遠洋戰鬥艦來全麵掌控製海權。
再用噸位類似的多種不同的近海戰鬥艦來執行以海製陸構想。
至於幾百噸的近海巡邏艦和內河炮艇,那就是個輔助的力量……
上述情況也意味著,大楚帝國海軍對戰艦的需求,實際上是大量的數百噸到五千噸之間的中小型船隻。
這也是大楚帝國海軍裡,大噸位的主力艦數量非常有限的緣故,甚至最近這些年來較大噸位的巡洋艦數量也在減少,然而一兩千噸級彆的遠洋護衛艦,數百噸級彆的近海巡邏艦,內河炮艇數量卻是非常多。
最近這些年更是發展了專門用於近海,河流,湖泊的近海戰鬥艦,並且近海戰鬥艦的建造數量已經超過了純遠洋戰艦。
承順五十四年裡,目前正在施工的一千噸到五千噸這個級彆的戰艦裡,純遠洋戰艦和近海戰鬥艦的比例基本上達到了一比一。
也就是建造一艘純遠洋巡洋艦或護衛艦的同時,大楚帝國海軍就會建造一艘近海戰鬥艦。
但是,建造艦艇的總規模卻是不會增加的,這涉及到軍費問題,大楚帝國高層是不可能在現有的艦隊規模之外,再另外增加好幾百艘千噸到五千噸之間的戰艦的。
因此,近海戰鬥艦的建造,實際上是暫用了遠洋戰鬥艦的編製。
大楚帝國海軍目前的總規劃,是維持大約五百艘千噸以上戰鬥艦的規模,是不可能隨便增加的……海軍倒是想,但是內閣不願意啊。
有這錢還不如多修幾條公路,鐵路,弄多點港口。
大楚帝國海軍所以麵臨的狀況,帝國對海軍軍費的限製,也就導致了海軍比較保守,不太願意建造大噸位,耗費大的大噸位戰艦,也不太願意使用看似先進但是價格昂貴的艦炮。
寧願用一大堆便宜的貨色。
海軍如此,陸軍方麵其實也不例外……除了在機動車輛方麵比較激進,大規模采用外,其他方麵,尤其是在槍炮方麵其實也很保守的。
機動車輛方麵激進,那是因為軍方想要淘汰大量的後勤用騾馬……陸軍方麵一直都覺得騾馬這玩意吃的太多,要是打仗的時候吃多點也沒有,但是和平時候也吃這麼多就無法忍了……
陸軍的對炮兵部隊,輜重部隊等常規運輸用途騾馬的態度就是:最好平時不用吃喝,戰爭時候吃一點乾活!
然後汽車就出現了,完美的符合了陸軍對運輸工具的設想:平日不用吃喝,戰時燒點油就行!
然後陸軍就屁顛屁顛的上馬了摩托化計劃,一口氣製定了三五年就裝備好幾萬輛各類汽車的計劃,這完全是身居高位,屁事不懂的部分陸軍高層們一廂情願的想法。
因為在實際使用的時候,汽車雖然是鐵家夥不用吃飯,但是要燒油啊,這三天兩頭也要訓練啊,訓練就得燒油啊……這燒油不說,而且還需要各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