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奇奇怪怪的軍用車(1 / 2)

楚軍之前在歐洲作戰的時候,已經大規模部署各類裝甲車了,其中不乏七八噸重的大型裝甲車。

這種裝甲車在野外作戰的時候其實也挺好用的,而在城市作戰裡其實也還行,這種裝甲車除了自身的機槍火力外,還會搭載多名士兵作戰。

這種裝甲車,更類似於後世的一些步兵裝甲運輸車。

還有一些不運輸士兵,隻負責提供火力輸出的裝甲車,一般都是三四噸重,搭載多挺重機槍,機動性更好一些。

但是這些裝甲車也都有著缺點,那就是都屬於薄裝甲的車輛,一般來說正麵裝甲還好,基本都不錯,但是側麵乃至尾部裝甲就不太行了,很難抵擋近距離的十一毫米的線膛步槍的子彈。

這是因為當代的機動車輛所搭載的發動機馬力還太行,同時發動機,變速箱等車體本身的重量也非常重,如果再鋪設太厚裝甲的話那麼機動性就很差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代的大型裝甲車輛,看似也有七八噸,但是裝甲依舊薄弱的緣故。

畢竟基礎技術也就那樣,做不出來太好的。

而這種裝甲車輛到了城市等複雜環境下,麵臨各種側翼甚至來自後方的火力打擊,那隻是土著叛軍手裡的一些單發線膛步槍的火力打擊,都有可能被擊穿。

不得不說,這其實也挺尷尬的!

楚軍幾次嘗試使用現有的一些裝甲車輛在歐洲的城市作戰,效果其實也挺好,但是安全風險依舊非常高。

這導致了前線一些裝甲兵們為了抵抗可能存在的土著叛軍的側後火力襲擊,往往會自行在側後方的關鍵位置上,額外加裝鋼板。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一線部隊裡,對全方位重甲保護的裝甲車輛單位有著急迫的需求!

以前的楚軍的裝甲車,主要是用來野戰的,突擊作戰的,對側後裝甲不算太重視,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如今楚軍還要求具備城市等複雜地形作戰能力,如此也就需要一種乃至多種能夠在複雜地形,能夠有效抵抗側後火力襲擊,用於戰場突擊,複雜環境下作戰的裝甲車輛。

不管是輪式還是履帶式都無所謂!

甚至對火力的要求也不高,一開始的時候陸軍那邊招標的時候,還要求新式戰車能夠發射中口徑榴彈,並具備對工事的攻堅能力,所以武器公司相繼提出了三十毫米長身管火炮,四十五毫米長管火炮的計劃。

但是現在嗎……陸軍方麵經過最近兩年的實戰後,覺得裝甲車輛的火力其實不用那麼高,有個八毫米重機槍其實已經能夠滿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戰場景需求。

如果能夠有十一毫米的重機槍的話,那麼百分之九十九的需求都能滿足……至少那些土著城市裡的絕大部分建築,都擋不住十一毫米的重機槍掃射。

裝甲車火炮之類的,其實大部分時候都用不著……

當然,如果有那也更好,偶爾可以打個堅固工事什麼的機槍就很不錯了。

對火力要求不高的同時,對機動性要求也不高了……以前還要求裝甲車能夠跑個幾十公裡,要求和騎兵一樣能夠進行快速突擊。

但是現在的話,楚軍方麵覺得也沒必要了,能夠有個十來公裡的時速就夠了,反正在城市裡走走停停也用不著多快的速度。

但是,防護必須拉滿!

要能抵抗住輕武器的攻擊,哪怕是來自側後方向的子彈攻擊,不管是土著手中的十一毫米單發線膛步槍,還是部分友好藩屬國裡使用的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連發步槍。

同時為了未來考慮,也需要具備防備早期重機槍,即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重機槍,八毫米黑火藥重機槍的掃射。

這些戰術要求,都是為了滿足在海外地區裡的城市布防駐紮,作戰需求!

其目標是相當明確的。

而彙總了這些戰術指標後,陝甘武器公司用78號戰車的試驗車為基礎,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進。

首先是得益於發動機技術的持續發展,他們選用了一款馬力達到八十匹馬力的發動機,然後把原定的炮塔搭載的四十毫米榴彈炮給拆除,然後換裝了一挺十一毫米重機槍。

同時車體以及炮塔還各自有一挺八毫米重機槍。

設計的公路時速隻有區區十五公裡每小時,采用全履帶行進,越障能力遠遠超過之前的那些輪式車輛。

然後重點來了,其正麵裝甲達到了二十毫米,側翼裝甲以及尾部裝甲都達到了十五毫米。

這種裝甲防護能力,對於當代而言幾乎是頂級的,彆說輕武器了,哪怕是楚軍裡自家裝備的很多火炮都打不穿……當然,楚軍裡的陸軍火炮一一般也沒有什麼反裝甲能力就是了。

在之前的實彈測試中,軍方的人直接拿著十一毫米的重機槍對這種78號戰場的改進版進行了掃射……然後很尷尬的發現正常作戰距離,比如三四百米的情況下掃射不穿。

不僅僅是普通子彈不行……哪怕是采用了專門搭配十一毫米重機槍使用,針對工事的半穿甲彈也不行。

除非是放到一兩百米的距離,這樣才能對側後裝甲造成有效的殺傷。

至於八毫米重機槍,更是直接歇菜!

百米都夠嗆!

而這,說的可是楚軍正規軍現役自用的重機槍,采用的是無煙藥的新一代重機槍。

可不是那些老舊貨色。

如果是老舊貨色的話,比如早期的十一毫米重機槍,這玩意使用的還是黑火藥為發射藥的十一毫米口徑子彈,槍口動能其實很有限,根本無法對這種坦克造成什麼實際性威脅。

後續的還有八毫米黑火藥的重機槍,這玩意威力其實也一般,至少對78號戰車進行沒什麼效果。

而這兩種重機槍,也是土著叛軍有可能得到的重機槍……主要是這兩款機槍目前由部分友好的藩屬國,如西非王國的軍隊裝備,此外外籍軍團也大規模使用。

因此楚軍的戰車研發,也是針對這兩種機槍進行了專門的防禦設計。

最後彙總起來,就出現了78號三型車!

一款專門為了野戰戰場突擊,城市巷戰而研發的戰車。

其作戰模式很簡單的,按照設計人員的設想就是,不用什麼戰術,更不用有什麼顧慮,直接開進城,然後一邊緩慢行駛一邊搜索敵人,然後找到後就直接攻擊&為了攻擊躲在高樓上的敵人,他們還特地加大了十一毫米主機槍的設計仰角,同時炮塔上的8毫米副機槍的仰角更大,幾乎可以對空射擊。

至於敵人反擊之類的,完全不用擔心……敵人現有乃至未來可能有的輕武器都不可能對這種戰車造成什麼實際性的傷害。

至於火炮嘛。那些土著又沒有線膛……而滑膛炮的話威力不行,最關鍵的是精度也不行,根本打不中。

畢竟楚軍的戰車如果上了戰場,人家隻是緩慢行駛,又不是停下來讓你打……而且人家上頭足足有三挺機槍,看見有什麼不對勁,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一梭子就打過去了。

因此這種783型戰場的戰場生存能力是非常強悍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