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人乃是明軍裡的中級將領了,說起訓練軍隊,不說實際操作,但是僅僅紙上談兵的能力比王瞎子這些低級軍官,大頭兵出身的還是要強得多。
羅誌學也不需要他們實際帶兵、訓練,隻需要提出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議就足夠了。
再不濟,這些人也曾經是明軍裡的中級將領,他們對明軍的內部體係,作戰方式也更加了解,也可以通過他們了解到明軍的詳細情況。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
因此羅誌學還是比較希望能夠真正的收複這幾個降將,不是迫於形勢為了吃飽飯而應付了事,而是真心提出好的建議的那種。
當羅誌學得知了王繼達逃生後的一係列操作後,就察覺到機會來了。
並派人收集了詳細消息,而這些消息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成為了壓倒黃光茂等人最後一根稻草。
黃光茂這些武將們打生打死幫譚正淩、王繼達這些文官們剿賊,而且剿賊的過程裡是低聲下氣、任罵任打……\b結果倒好,王繼達這些文官們非但沒記著他的功勞甚至苦勞,還倒打一耙說黃光茂傻逼了自行輕兵冒進才導致的慘敗。
這等於是把進剿伏牛山失利的黑鍋都摔在了他們頭上。
背黑鍋也就算了,這算是常規操作了,黃光茂以前也不是沒見過,但是自己背黑鍋的同時,王繼達那王八蛋竟然還因此升官了,這就讓他極度不爽了。
黃光茂也是有脾氣的男人,一咬牙就打算來個隱姓埋名當反賊了。
反正朝廷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死,他隱姓埋名當反賊也不會連累到家小。
經過兵敗,幾天的戰俘生涯,一個多月的高級參謀生涯後,同時又見識到了王繼達等人的操作後,黃光茂算是看明白了。
他在朝廷一方是絕對混不下去了,哪怕是僥幸逃離了保鄉營後也不可能回到朝廷裡混下去。
他敢保證,自己逃離伏牛山後一旦暴露消息,不用多久就會被官府抓起來,給自己扣上一大堆的罪名,到時候斬首是妥妥的。
因為王繼達以及他背後的諸多人肯定不會讓自己活著!
如此情況下的,擺在他麵前的路隻有一條,要麼隱姓埋名苟活,要麼投奔保鄉營當一個反賊看看能不能再乾一番事業出來。
他也不是說非得跟著羅誌學他們一直混下去,萬一羅誌學以後兵敗身死,他少不得要另謀生路的。
隻不過在羅誌學兵敗之前,他是打算跟著羅誌學好好混的。
而且經過他一個多月的觀察,他也不認為保鄉營不堪一擊。
根據他的觀察,保鄉營的兵力雖然不多,現在滿打滿算,算上新兵營裡的那些正在進行基本新兵訓練的新兵們,也就千人規模。
但是他卻是看出來了,這支保鄉營和尋常反賊不一樣,前途比尋常流賊強多了。
尋常反賊裡可不能會搞這麼正規的編製和戰術,甚至還自造火炮火槍,但是保鄉營就是這麼搞,並且玩的還極為順溜,這樣的保鄉營雖然隻有千人規模,能打的也就七八百人,然而拉出去打的話,戰鬥力比那些上萬規模的流賊還會更強。
因為這七八百人都是清一色的戰兵啊,除了農忙時節進行屯墾外,一天到晚啥事都不乾,天天都在訓練,吃的還很好。
並且還有上百精騎以及規模不小的炮隊。
他要是帶著這樣的七八百戰兵,都敢直接追著上萬人規模的流賊打。
而官兵對上這樣的保鄉營,想要贏都得拉出至少一千人以上的戰兵,如果想要穩贏都得拉出來兩千人的戰兵,並且得有火炮,騎兵也不能少,至少得有兩三百名精騎。
保鄉營不僅僅有如此戰力,而且其行事方式也和尋常流賊不一樣,而這一點更讓黃光茂重視。
甚至保鄉營在伏牛山一帶的所作所為才是黃光茂最終選擇徹底投奔羅誌學的原因!
尋常流賊可不會和保鄉營一樣占據一個地盤後收稅征兵。
人家流賊玩的都是打下一個地方搶光一個地方,再挾裹著失去了家園的流民殺向下一個地方,不管是高迎祥所部還是張獻忠所部,李自成所部基本都是如此。
這樣的流賊看似聲勢浩大,但實際上卻是無根浮萍,一旦遇到挫折的話分分鐘就崩潰了。
如此不一樣的保鄉營,在黃光茂看來比那些流賊更有前途,。
至於說以後保鄉營會走到什麼程度他不知道,畢竟自古造反都很難的,多少驚豔絕才都是倒在了造反的半路上,羅誌學能成功嗎?
機會太渺茫!
然而保鄉營最終會這麼樣,羅誌學最終會這麼樣他不知道,但是有一點他卻是可以確定的:朱明王朝肯定要完蛋。
如今天下流民四起,烽火遍地,朝廷年年剿賊,然而反賊卻是越剿越多,外部還有東擄虎視眈眈,三天兩頭就繞道殺入關來劫掠一遍。
如此景象妥妥就是末世之兆啊。
更關鍵的是,自己這樣一心為朝廷效力的忠臣,最終卻是落了個戰敗背黑鍋的下場,而逼著自己戰敗的王繼達卻是升官發財。
有功不賞,有罪不懲,如此朱明不亡天理何在!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亂世之後,誰能一統華夏,重鑄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