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營長內的十多個光著頭、穿著修身非常類似近代的軍服,還佩戴了領章和肩章的手下們,羅誌學多少都有些錯覺。
咋一看,還以為自己帶著一票近代將領們打仗呢。
但實際上,這些人卻是正兒八經的明朝人,打的仗甚至連排隊槍斃都還沒有搞利索。
而在實際戰鬥中,也看不到這些人穿著這些好看的軍服,而是一個個都穿著盔甲。
等眾人陸續到齊後,羅誌學環視一圈後道:“人都到齊了,抓緊時間開會吧,都走了一天了,大家都累,早點敲定作戰計劃早點睡覺。”
說罷,羅誌學看了眼黃光茂,黃光茂當即站了起來道:“根據大將軍的指示,我參謀處已製定了詳細的襄陽城作戰計劃。”
“講述詳細作戰計劃之前,我先為大將軍、諸位同僚講述敵我兵力部署情況。”
緊接著,他拿著了一根小木棍起身走了兩步,走到了邊上一張大木架子貼著的大幅地圖上,一邊用小木棍指著地圖一邊道:“根據多方探子的打探消息,我們已經查明了周邊各處明軍的大概兵力。”
“目前襄陽城,有敵軍約六千人,城頭部署有大小各類火炮約三十門,不過沒有長管重炮,都是有些短管火炮或佛郎機火炮。”
“上述守城明軍分屬大小四部,有鄖陽巡撫盧象升麾下,也有湖廣巡撫麾下派遣過來協防的兵力,同時也有襄陽府本地衛所兵。”
“具體營哨、衛所戰兵多寡我們尚不明確,根據推算來看,應該是一千人左右。”
\b“而和襄陽隔著一條漢水,位於漢水北岸的樊城,預計有敵軍兩千人,有戰兵約五百,城頭有輕炮十門左右。”
“上述兩城,一共敵軍八千人,戰兵總數一千五百人左右,這和我們之前的預估差不多。”
“襄陽城和樊城之外,襄陽城西北地區的穀城有敵軍約千人,光化有敵軍千人,都是當地衛所兵,其中戰兵都不會太多。”
“襄陽城南部的南漳以及宜城,我們所探知的消息不多,但是當地預計兵力也不會太多,隻有部分當地衛所兵駐防。”
“襄陽城東部的棗陽、隨州兵力稍多,棗陽預計有兵約兩千人,隨州有兵約兩千。”
“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多方麵的消息彙總,在鄖陽、均州兩地駐防有盧象升所部主力,兩地兵力加起來至少有萬人規模,具體裝備水平、戰兵多寡尚不明確。”
“不出意外的話,盧象升所部將會是我們這一次南下的最大對手。”
“上述各地,都是近期內我們可能遭遇的敵人!”
“而我軍南下主力,有第一步兵旅、騎兵旅、炮兵旅、輜重營、親兵營,總計三千五百人。”
“另後勤處所屬的隨軍運輸營兩個一千兩百人。”
“在我們的後方,還有後勤處所屬運輸營多個總計三千多人,持續為我軍運輸糧草彈藥等輜重南下。”
“不過民夫為主的運輸營是不具備戰鬥力的,因此不能把他們納入作戰計劃當中。”
“三千五百人,這就是我們南下攻打襄陽城所能動用的所有兵力!”
“這點兵力如果要強攻襄陽城會非常艱難,畢竟襄陽城的護城河太大,最寬處可達八九十丈,狹窄處也有四五十丈,想要度過護城河強攻難度會非常大。”
“因此我們製定的作戰計劃以奇襲為主!”
\b“大軍一路迅速南下,在周邊各城,尤其是鄖陽的盧象升反應過來之前抵達襄陽城下,並在我軍提前潛入襄陽城裡的內應配合下奇襲襄陽城。”
\b“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我們參謀處認為,主力應當繞過樊城,選擇在襄陽城西北大約數十裡渡過漢水,直奔襄陽城而去,在城內敵軍完全動員起來之前,直接猛攻該城。”
“在有內應配合奪取城門的情況下,我軍奇襲襄陽城的計劃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
“等奇襲拿下襄陽城後,再征集船隻重新渡江攻占樊城。”
“後續,我們視敵軍動向主動出擊並利用我軍將士的充滿體能,更好的機動能力打時間差,利用我軍更強悍的野戰火力逐一把來襲襄陽的敵軍殲滅。”
此時,黃光茂停頓了會後道:“如果奇襲不順利,沒能第一時間搶占城門入城,那麼我軍將會迅速撤退,重新渡江返回北岸攻打樊城,再以機動作戰消滅可能出現的各敵軍,為後續強攻襄陽城奠定基礎。”
\b黃光茂介紹了情況後道:“詳細作戰計劃書稍候會送各部查閱。”